7月24日凌晨1時45分,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該院檢驗科技師任玥和同事正在檢測剛剛送來的核酸樣本。周鵬 攝
7月24日凌晨1時,烏魯木齊大多市民已入眠,各醫療機構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在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檢驗科,檢驗師尹雪強走出核酸檢測實驗室,連續工作8小時后,脫下層層防護服,他的臉上有明顯的壓痕。“就是口渴。”尹雪強拿著一瓶水一飲而盡。
眼下,核酸檢測正在烏魯木齊市范圍內全面鋪開。烏市24家核酸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人員,會同國家衛健委組織的10省市10支支援新疆核酸檢測隊200余人,爭分奪秒、晝夜不停地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我們醫院10名核酸檢測人員,與吉林省支援新疆核酸檢測隊的20名檢測人員協同作戰,人員輪班,機器24小時運轉,確保全天檢測不間斷,共同完成每天的核酸檢測任務。”新醫大六附院檢驗科主任梁靜說。
今年29歲的龔楚是新醫大六附院的一名檢驗師,作為一名年輕黨員,疫情發生后,她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核酸檢測一線。“以前都是在新聞中看到抗疫人員的辛苦,現在親身體會到了。”龔楚說。
龔楚告訴記者,這是她參加工作后第一次遇到如此緊張高強度的檢測任務。每次在實驗室檢測時,防護服裡的衣服都濕透了,有時還會感到呼吸困難、憋悶,加上要一直低頭採樣,時間長了導致頸椎僵硬,直不起身。
龔楚是獨生女,得知她參與此次的核酸檢測工作后,父母很是牽挂。“我爸爸知道我的值班時間表,每次我一出實驗室,他電話就打來了。”龔楚說,雖然父母很心疼她,但也特別支持她的工作。
凌晨1時45分,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值隊員交接班時間。為保証核酸檢測工作不停止,換班隊員全部進入實驗室后,下班人員才出實驗室。
記者注意到,換衣間的牆上貼有“十二步工作流程”,重慶市支援新疆核酸檢測隊隊員張大勇按步驟一層一層穿好,與其他隊員互相檢查,並在衣服上寫下隊友的名字。
“工作時會出很多汗,每次出了實驗室感覺口很干,全身乏力,不想吃東西,就想喝水。”張大勇告訴記者,為減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煩,上班前2個小時,他就基本不喝水。
新醫大二附院檢驗科主任李輝介紹,重慶市支援新疆核酸檢測隊共有21名成員,19日中午來到醫院后,放下行囊,就投入緊張的工作。為加快檢測速度,提高檢測數量,新醫大二附院各部門聯動,兩個團隊合作,一天之內高效完成了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改造,並投入使用。同時,醫院加強后勤保障,從各方面確保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醫護人員臨時休息區,記者看到,屋內有醫院准備的牛奶、面包、水果、巧克力、礦泉水和方便面等食品。床鋪上的被子有些凌亂,隊員們已經忙得顧不上這些小節。
作為新醫大二附院核酸檢測工作的負責人,李輝已經很久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隔4到6小時,就會出一批檢測結果,她要對每個檢測結果過目,確保准確無誤。
“這段時間,科室所有人每天工作到四五點是常態。”李輝的眼睛周圍有很明顯的黑眼圈,“我們兩個團隊一起進行了核酸檢測的流程優化,打通檢測堵點,加強各環節銜接,細分崗位職責,達到了多人協作的流水線模式,使工作效率和檢測量成倍提升。”
夜更深了,窗外的雨聲仿佛一曲交響樂,為連夜奮戰的醫務人員送去縷縷清涼。(李春霞 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