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苏兴滩派出所户籍室:见“人间百态” 解群众困难

2022年08月20日17:26 |
小字号

说起派出所户籍室,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办身份证、办户口等业务;但户籍室的工作并不简单,它背后承载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承载着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殷切期望与信任。

解决困难多一点  群众难题少一点

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黑户”、长期未办理二代身份证或离乡多年户口被注销……但不管哪一类问题,对户口补录来说注定困难重重;而群众言语中透露的无奈,眼神中充满的期盼,成为车排子垦区公安局苏兴滩派出所户籍室每一位工作人员全力以赴的决心、不畏艰难的底气、迎难而上的勇气。

居住在一二七团的安徽省宿州市桃沟乡马圩村村民马某某,因出生漏报,当了75年的“黑户”。年届古稀,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返回故土。

户籍民警详细了解了老人的信息和社会经历,并按照老人的模糊记忆进行归属地查询,最终在克服了口音误差、重复地名、地区合并、行政管理重新规划等各种困难后,确定了老人户籍地管辖派出所,并通过网上查询找到了联系电话。就这样,从大西北到东南,横跨三千多公里国土,素未谋面的两地户籍民警联手为老人补录户口。经过长达数十几次的沟通,扎实的走访调查,马某某的户口终于补录成功。马某某给派出所送来了一面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这是苏兴滩派出所户籍室为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或鼎力协助异地警方查询补录户口工作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户籍民警针对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8人,数据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全力以赴,既要切实保障公民登记户口的权利和义务,又要确保全国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为此,民警们开展了大量详实的核查工作。

民警做得多一点  群众跑腿少一点

“这是我们户籍民警的电话和微信,后续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咨询。”这句话已经成为苏兴滩派出所户籍室工作人员每办完一笔业务都会对群众说的“口头禅”。简单的语句背后是为民服务“零距离”的体现。户籍民警更是辖区各连队、社区微信群的群成员,平日里户口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最新政策、流程,都会在群里和大家交流。不管是夜晚还是周末、节假日,群众有所呼,民警必有应。

为了最大程度便民利民,苏兴滩派出所户籍室推出“材料齐全一次办;群众困难我帮办;群众着急随时办;距离太远网上办;行动不便上门办”的五办便民措施,“五办”便民措施不单单是句口号,更是一个承诺、一项服务标准!携设备进养老院、进小区、下连队,揣着刚到的新身份证走街入巷,带着材料奔波于派出所与邮局两点一线;防诈骗、防中毒宣传点也有他们的身影。走出户籍室,只为民警多做一点,让群众少跑一点。久而久之,前来大厅办理业务的群众人数少了,但民警跑腿邮寄快递的次数多了,上门次数多了,线上解疑答惑次数多了。

服务态度好一点  群众满意多一点

“有意见簿吗?我要提意见!”刚办完业务的马大爷大声“抱怨”,其实马大爷并非真正要提意见,而是要对户籍室民辅警认真办理业务、热情服务、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给予表扬。马大爷在现场认真写下“服务好、态度好、工作效率高”等文字后,才谢别户籍室民辅警。

虽仅有只言片语,但字里行间流露着群众对民辅警工作的高度肯定。因热情服务深受群众赞誉的事已是屡见不鲜,赞誉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有竖大拇指表扬的,有通过短信、微信“深情告白”的,有通过邮寄跨省寄锦旗的、有送瓜、送酸奶、送洗发水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良好的口碑背后是苏兴滩派出所户籍室民辅警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眼里看得见群众、心里装得下群众、行动上为了群众的生动体现。

公安派出所的户籍室,浓缩着世间百态——这里有父母为新生儿登记户口的欢喜,有年轻人喜结连理的幸福,有为逝去的亲人注销户口的悲伤,也有为亲人办理户口迁出时的不舍与无奈。面对群众的欢喜与幸福,户籍室民辅警总会毫不吝啬地为他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面对群众的悲伤与无奈,户籍室民辅警总会以“邻家小妹”“邻家朋友”的姿态唠家常,在你一言我一言的闲聊中,安抚群众情绪。

户籍室的“人间百态”写不尽、道不完。车排子垦区公安局苏兴滩派出所始终坚信,群众心中有杆秤,以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为追求,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定能收获百姓沉甸甸的信任。(陈露 吕旺友 白杨程 刘备)

来源:胡杨融媒

(责编:李欣洋、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