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援疆情
余可谊:援疆没有结束时 持续为新疆服务(援疆路上话初心(55))
“来新疆前,我便下定决心一定不虚此行,要为受援医院带来实在的医疗技术,和这里的医生一起成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援疆专家余可谊心里一直牢记来援疆的初心,按照受援医院的需求做好人才梯队培养,为兵团医院骨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余可谊(右)参加援疆专家巡边义诊。受访者供图
2021年9月下旬,余可谊作为中组部第十期援疆干部来到兵团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作为有着23年工作经验的骨科专家,他发挥专业特长,带领兵团医院在骨科的脊椎微创技术领域迈上新台阶。
开展脊椎微创手术 做好“传、帮、带”
“出发前,我们医院的骨科主任仉建国教授告诉我,这次兵团医院希望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能派出有脊柱微创专长的援疆医生,帮助其开展脊椎微创手术。”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业务骨干的余可谊带着使命,踏上援疆的征途,同时把新技术带到了兵团医院。
余可谊(右)与兵团医院的同事交流。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余可谊还自费购买了基础性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以弥补医院手术器械细节上的短板。
刚到兵团医院两周,余可谊就完成了兵团医院首例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此后他又带领兵团医院脊柱外科完成了多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
余可谊说:“与传统的开放性脊椎手术相比,脊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面小、患者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能较快恢复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余可谊(中)带领兵团医院脊柱外科完成手术。受访者供图
自余可谊援疆以来,兵团医院骨科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已突破百例,其中余可谊主刀近70例,师带徒形式指导兵团医院孙权医生独立完成30余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余可谊通过多方沟通和协调,使兵团医院骨科成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双通道脊柱技术多中心临床研究基地的协作单位。
“现在,兵团医院的医生已经能独立开展脊椎微创手术了,并且在这个领域提高很快。”余可谊认为,做好“传、帮、带”是他援疆的使命所在。
余可谊(左)为患者做检查。受访者供图
“最近我们又有了突破性成绩,从前我们在内镜下完成腰椎管减压和椎间融合后,需要近距离暴露在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透视下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这对患者和术者都有很大的照射负担。”余可谊兴奋地说,“3周前,我们尝试了内镜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完成了整个手术过程的内镜化,透视次数大大减少,且术者不用穿厚重的铅衣近距离透视,目前已经完成7例,患者的手术效果都比较好。这项原创技术在双通道脊柱内镜领域有很大创新贡献。”
不久前,余可谊受邀参加国际双通道脊柱内镜网络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向国内外同行展示了如何在双通道内镜直视下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中国原创技术,这一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
余可谊不仅把新的医疗技术带到了受援医院,他还多次受邀到新疆各大医院讲课、会诊,开展脊椎微创方面的工作。“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在国际上也是很新的技术,新疆刚刚起步。我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和当地的医院一起努力,帮助提升新疆脊椎微创领域诊疗水平。”余可谊说。
援疆专家巡边义诊 讲好新疆故事
“我们援疆不仅是提升受援地的医疗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当地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他们享受到好的医疗资源,提升生活质量。”余可谊在参加援疆专家巡边义诊时,明显感受到当地群众对援疆医生的信任和感激。
余可谊到基层为村民义诊。受访者供图
“我去帕米尔高原义诊,当地的一名村民拿着以前拍的片子对我说,他的手术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做的。那位村民见到我很亲切,不停感谢为他做手术的医生,现场我拨通了同事的电话,他俩人通话时都很高兴。”余可谊说,“村民的热情感染了我,对于受援者和支援者这都是获得感、幸福感。”
余可谊(左一)和援疆专家去看望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受访者供图
无独有偶,余可谊和团队去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义诊,也碰到了一名曾接受过北京协和医院援疆医生诊疗的群众,对方表达了对援疆医生的感激之情。“无论平台大小,医生的价值体现了,医疗的作用发挥了,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余可谊认为,造福一方百姓是医疗援疆最重要的意义。
在余可谊看来,援疆对他而言还是一次精神洗礼之行。去基层义诊时,他与援疆专家专门去为“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义诊,“老人很朴实、热情,感谢我们来为他的家人义诊,并请大家吃牦牛肉。”余可谊说,大家都被拉齐尼舍身救人的事迹和他们一家为国守边70年的忠诚所感动。
余可谊(左)与吴登云交流合影。受访者供图
“我们还去看望了乌恰县吉根乡的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老人,扎根帕米尔高原的‘马背医生’吴登云老人,他们爱国为民的情怀令人敬佩。”余可谊说,“我们援疆不仅是要提供技术服务,还要讲好新疆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
援疆工作时间已过大半,但在余可谊看来,援疆没有结束时,“援疆期满回去后,我们带来的新技术还继续留在这里,为新疆人民服务,将来我也会随时和新疆的同行保持密切交流,持续援疆。”余可谊说。
专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