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援疆情
侯向军:晋心晋力 无问西东(援疆路上话初心(51))
身着迷彩服,腰带紧束,名牌标识清晰可见……深夜11点,一身戎装的侯向军在24小时的值班任务间隙,匆匆吃下一碗面。这是侯向军一年多来的工作常态,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月值了6个全天班。
“疆外是5+2、白加黑,在准东是‘常态5+2、习惯白加黑’,大家都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侯向军说。
2020年4月19日,作为山西第四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主任侯向军到岗履职,任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准东经开区,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依托准东煤田规划建设的大型现代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
被称为戈壁煤海的准东煤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巨厚煤田,预测资源储量3900亿吨。2005年开发以来,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利用,一批批建设者来到准东,在戈壁荒漠上建起一座座现代化工业企业。
侯向军是山西省派驻准东的第三任援疆干部。
“晋心晋力,无问西东。”刚到任,侯向军就在工作手册上写下这8个字,从山西到准东,从疆外省直机关到边疆开发区,面对平沙莽莽、大漠孤烟,47岁的侯向军仿佛一名领军出征的戍边猛将,豪情满怀。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侯向军
心态归零
因为疫情,山西第四批援疆干部进疆时间推迟到了2020年4月初。这也意味着,这批干部除了要尽快熟悉新单位、新岗位之外,还要接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
“工作分工那天是4月28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正好是我的入党时间,我是1994年4月28日入党的。”
侯向军到任后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建设工程。这一项目被列为区州两级重点项目,占地362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投资约6亿元。
按照计划,项目要在当年建成,工期十分紧张。
彼时,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各地不时出现散发病例。7月中旬,更严重的考验到来。乌鲁木齐突发疫情,全城封闭,因承建单位的库房设在城内,大量物资无法按时送到工地,原本就十分紧凑的施工节奏完全被打乱。
必须重新寻找供货商,侯向军和承建单位决定从疆内的阿勒泰、伊犁及疆外的武汉、天津等地调运物资。但是,由于防疫要求严格,货物要重重检查,为了不误工期,侯向军经常要一车一车地协调。
需要调换的工种也无法按时到位,侯向军就协调经开区其他工地的工人紧急驰援。
一次,因塔吊顶升技工被困外地,工程面临停工危险,侯向军连夜沟通安排,辗转从另一个工地找到一名专业技工,问题得以解决。
疫情持续近两个月,经开区其他工地都停工了,只有产教园施工从未中断。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那两个月,侯向军几乎天天泡在工地,确保几百名工人的作业、生活、安全和稳定。年底,工地被区州两级评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由于准东经开区的特殊情况,管委会需要承担很多政府职能,但又缺乏政府应有的部门机构和人员。无论疫情防控还是日常事务管理,侯向军都是亲力亲为,带着普通干事一起干。
侯向军还负责经开区的防疫消杀工作和进口货物管理。
企业、商铺、宿舍、工地,如何进行有效消杀,他和大家一道,梳理出消杀十大重点环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确保不落一处、不留死角。
制定的六项工作机制及消杀检查中的“三查三看三问”,得到上级防疫部门的充分肯定。
货物进口是疫情防控中外防输入的重要方面。经开区一家企业需定期从中亚进口铝粉,侯向军带领防疫人员,现场演练,逐一梳理货物进口每一节点,总结出涵盖人员配备、专班培训、流程安排、检查督办的一整套闭环管理措施。
“到新疆之前,很多人都会想,只要把自己在疆外的工作经验与当地实际结合,就能尽快进入角色、做出成绩,真正接触工作后才发现,首先要把心态归零,要去看、去听、去学。”侯向军说。
侯向军切身感受到在新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必须扎实落地,很多工作要死磕,不是简单地开个会、布置下去就行,会要开、活儿要干,要沉在一线、步步跟进。”
让更多人建设准东、扎根准东
6月底,准东经开区五彩湾综合服务区,一幢幢红色楼宇在蓝天艳阳下显得格外耀眼,能容纳3000名学生学习、两万人培训的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月,这里将正式开园,迎来首批学生、参加培训的企业职工和入园的科研机构。
一直以来,由于远离城市,准东经开区每年人员流失率约30%,企业长期处在人员短缺状态。人力资源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
“左手牵企业,右手牵学校,难就难在匹配度上。我们打造了订单班、协议班,设立企业实训基地,实现双师共建,就是要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让学生们能够出校门就进厂门。”侯向军说,目前已和包括新疆大学在内的7家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不止于留住人才,侯向军希望,产教园能做更多的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产教融合模式,让更多人来到准东、建设准东、扎根准东。
“这是准东的一项开创性事业,对准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是解决开发区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用人需求、提升开发区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平台。”
产教园建成后,侯向军还借助这一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准东经开区现有自治区级创新平台3个,正在筹备准东能源研究院和准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加紧新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落地准东,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等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积极对接,拓展合作。
筑巢引凤,按照规划,产教园将搭建合作办学、实习实训、招工就业、培训鉴定、继续教育、科技创新、文体赛展七大平台。
侯向军在产教园项目现场检查工程进度和安全生产情况。
强壮科技筋骨
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工程,是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起点就在准东。这条全长3324公里的输电线路是疆电外送的组成部分,时刻为华东地区送去澎湃动力。
通过搭载5G矿山智慧指挥平台,露天煤矿作业实现智能管理研判、减人增效、降碳循环,仅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一家每年就因此节约成本约1.28亿元……
准东的煤炭企业早已不是传统认知中的傻大黑粗、低端落后,而是蕴含诸多科技亮点的现代化企业。地处边疆的准东经开区科技成色十足。
去年,侯向军着力搭建经开区科技创新“四梁八柱”,制定出台《实施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确定三年科技规划,实施七项工程,推进四链融合,科技政策进一步明晰。
他还组织进行了首次科技资源调查,摸清了科技家底:4家高新技术企业,164项知识产权,研发费用6.1亿元,在研和储备项目76项,预计总投入14亿元……
深圳是有名的创新之城,那里创新氛围浓厚,特别是创新创业大赛,留住了一大批人才和创业团队,让很多金点子能够快速孵化出成果,这给侯向军留下深刻印象。他觉得,准东也可以“这么玩儿”。
在侯向军的谋划争取下,今年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谈会将在准东设立分会场。“这是国家级科洽大会举办以来第一次设立分会场,将是展示准东形象、提升准东科技水平的一次盛会。”
面向“十四五”,准东经开区提出构建“6+4+5+2”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原有煤炭相关产业基础上,增加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数字经济等产业比重,力求实现资源型经开区转型升级。
侯向军说:“准东经开区已经确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今后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目标,走绿色创新之路。未来,准东应是一座产城融合、充满活力的工业新城。”
地处荒原的准东,全年极度温差接近100℃。今年1月,准东气温陡降到零下35.7℃,一出门,侯向军感到刺骨寒意,双眼很快就粘在一起,他用手机记录下这个瞬间。照片中,他的头发、眉毛、睫毛都染上了一层霜,身后不远,便是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将军戈壁。(赵慧)
专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