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五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五年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坚强领导下,师市卫生健康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逐步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牢职工群众公共卫生防护网,一步步实现职工群众的“健康梦”。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保障职工群众就医需求
七师胡杨河市现有各级医院13所,其中:团场医院11所(含胡杨河市人民医院),师医院1所(三甲)、师中医院1所(二甲)。疾控机构12家,其中:基层疾控机构11家,师疾控中心1家。中心血站1家。基层卫生室38家。
全师各级医院编制床位1030张,其中:师医院450张、中医院50张、团场医院530张。实际开放床位1680张,其中:师医院开放床位550张、中医院开放床位210张、团场医院开放床位920张。
全师市卫生技术人员195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3人,执业护士810人、药剂人员80人、技师(士)117人、其它卫生技术人员23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6%。
累计投资7600余万元完成四家核酸实验室、13家发热门诊和七师医院传染病区等项目建设;完成兵团艾滋病、结核病诊疗定点医院门诊建设,兵团定点结核病实验室通过兵团卫健委验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人均费用从2015年的40元提升到74元。师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兵团历次考核中,一直名列第一,百姓满意度在95%以上。传染病发病率从2015年的282.8/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71.31/10万。
师市常住居民健康档案建档171354人,建档率 74.50%,20454名65岁老人、13178名高血压患者、5185名糖尿病、1157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重点管理,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率达到85%以上。孕产妇、儿童管理逐步规范,五年来无孕产妇死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5年的4.6‰下降至2020年的3.14‰。
2020年,师市门急诊55.6万人次,住院患者4.33万人次,有效保障了下去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补齐医疗设施短板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基层就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累计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各团场医院环境整治,累计投入18780.3万元用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累计投入1992万元用于师市区域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师团医院间远程影像、心电、会诊,让百姓在基层医院即可实现享受二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医院等级评审成效显著。七师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院被评定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123团医院、131团医院、137团医院通过了一级医院评审。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完成了七师医院“五大中心”创建工作,其中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并被相关专业机构授于“中国胸痛中心”称号;卒中防治中心通过兵团卫健委通过验收挂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创伤中心全面推进。七师医院肿瘤科成功创建兵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投资200万元用于ICU升级改造,兵团首家加速康复外科(简称ERAS)示范病房通过验收挂牌。
中医适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中医院为优势,逐步建立起覆盖师团连三级的中医药服务体系,100%团场医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得到充分运用,对重点人群累计发放6.3万人份中药汤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七师胡杨河市组建了由七师医院和兵团奎屯中医院分别牵头的两家医共体,团场医院人、财、物等整体移交至医共体牵头医院,形成了由七师医院和兵团奎屯中医院牵头的“总院+垦区中心医院+团场医院+连队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一盘棋、一家人、一本账、一体化”格局初步形。
成立了师市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出台三方权责清单,明确三方职责,2021年,有力推动“四个创新”推动体制机制落实。
推动管理体系改革创新。实行了西药类由师医院医共体集中带量采购,中草药类由中医院医共体集中带量采购。
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创新。师市编办将1950个总编分配到二家医共体,由其根据分院的服务能力,自主核定分院的编制数和内设机构,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创新。赋予医共体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和调配、收入分配、职称聘任等方面自主权。医共体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方案及分院领导聘任办法。自主开展校园招聘12人,社会招聘82人、急需紧缺人才2人。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兑现了2020年130团、131团等五个有结余资金团场医院165.9万元奖励基金。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医保局将约1.2亿的医保资金打包给牵头医院,由其统筹使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十四五”期间,七师胡杨河市将做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加快提升医疗信息化发展水平,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加快提升师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健康师市行动”,奋力谱写师市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杨亚宾 彭兴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