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新疆】提质量强品牌 打造巴州现代农业体系
——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食安委副主任、副州长冯雪海
图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食安委副主任、副州长冯雪海。惠腾海 摄
提到新疆特色农产品,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等,人们都耳熟能详,巴州资源富集,作为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特色农产品种类多样、品牌美誉度高、兼具独特性和唯一性,特别是库尔勒香梨、轮台白杏等特色区域性农林产品品牌享誉全国,是新疆重要的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
问:巴州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品质效益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来,巴州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3+1”重点工作部署以及对巴州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定位和总体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推动特色林果提质增效。抓好香梨、白杏、红枣等果园土壤改良、丰产栽培、整形修剪、关键期用水等技术措施,编制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条例和林果标准技术体系,建成示范园280个,林果标准化率达85%以上,今年预计林果产量80万吨。
二是放大特色作物优势。推动以焉耆盆地加工番茄、工业辣椒为主的“两红”产业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订单率达90%以上;优质蔬菜产量46万吨。
三是高质量发展农区畜牧业。实施农区高效肉羊品种选育、牧区巴音布鲁克羊选育改良等4个技术推广服务;落实1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基地落地实施,推进繁育、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一体化经营。目前牲畜存栏445万头(只)。
四是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目前我州拥有“二品一标”农产品153个。编制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富硒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打造硒域硒都品牌。建立库尔勒香梨、轮台白杏、若羌红枣等13项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制定多项国家、自治区、和地方标准。
问:巴州在构建林果、农副产品加工、馕、葡萄酒等现代农业体系方面具体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来,巴州围绕打造自治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正在建设以库尔勒香梨为中心,棉花、良种繁育、特色种养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科学布局肉制品、乳制品、特色林果、加工辣椒、工业番茄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9个乡村振兴重点乡镇、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将巴州葡萄酒、特色林果加工、馕等相关特色食品编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规划引领支持产业发展,推进产品科技研发,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大力发展馕产业。将馕产业项目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短平快”项目、民生工业专项项目资金支持重点,制定推进馕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馕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三是做活做优葡萄酒产业。大力推进焉耆盆地酿酒葡萄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葡萄酒规模化品牌企业,着力打造酒庄集群。目前,葡萄酒所获荣誉占自治区获奖总数的60%以上。中菲企业产品在第26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荣获了唯一的大金奖,天塞、芳香等6家企业产品获得金奖,产品质量得到行业和市场的充分认可。
四是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织密扎牢食品安全责任网。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积极构建安全食品企业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巴州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立足巴州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品牌资源整合提升,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和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王思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