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漠终不悔 植绿沙海富百姓
——记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
【开栏语】
新疆各族儿女在长期艰苦奋斗中铸就的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山南北,有着众多体现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用理想与信仰、坚定与执着践行初心使命,以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实际行动,成就人生价值,书写时代华章。即日起,石榴云/新疆日报开设“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栏目,讲述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激发在新征程上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奋进力量。
8月10日,午后,天气有点闷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伏案工作。他就是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正在为即将出版的关于大芸种植的书籍进行校对。
“这本书出版后,可以为老百姓种植大芸提供参考,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刘铭庭说,作为科学家,研究成果得让更多人获益。
为了践行这一诺言,88岁的刘铭庭一刻也没停下——从兰州到新疆,扎根大漠,投身治沙事业,研究固沙植物,植绿“死亡之海”,为老百姓寻求“沙海淘金”的办法……
“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
将时钟拨回到1957年5月,即将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刘铭庭,对毕业工作分配有些担心。他想到新疆去,但按正常分配去新疆的可能性不大。
眼看临近毕业,情急之下,刘铭庭给当时学校的高教部部长杨秀峰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在这毕业的前夕,我坚决要求组织把我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
信中刘铭庭还强调自己身体健康,体格强壮,能够适应艰苦条件。
为何坚决要到新疆去?
这源于一年前的实习经历。1956年,刘铭庭来到塔里木河沿岸实习。“所到之处又干又热,虫子也多,走的地方基本都是沙地、盐碱地。”第一次到新疆,刘铭庭印象深刻,那时新疆条件苦,但确实需要建设人才。“我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回想起这些,老人语气依然坚定。
就这样,刘铭庭如愿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从事沙漠植物研究。
在这里,他一干就是60余年,一双胶鞋、一个背包伴随着刘铭庭走遍了新疆的大小沙漠。他像胡杨一样深深扎根于此,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因为这里的人们更需要我。”刘铭庭说。
发现推广固沙植物
1959年,中科院成立治沙队对我国沙漠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考察,刘铭庭参加了塔里木东部考察队,并在考察中发现了柽柳(又称“红柳”)新种——塔克拉玛干柽柳。
柽柳,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植物,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耐风蚀和沙埋,是黄沙中最有生命力的希望。
柽柳进入刘铭庭视野后,在随后20多年时间里,刘铭庭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等5个新种,成为中国柽柳家庭四分之一属种的发现人和定名人。除了柽柳,他也研究其他固沙植物,对约200种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新种仅仅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如何大面积推广种植才是关键。”刘铭庭说。此后,他开始潜心研究红柳的育苗和造林。经反复试验,他将红柳育种、产苗量由每亩5万株提高到50万株,扦插育苗的亩产苗量达到12万株,在全世界领先。
随后,刘铭庭又发明了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和其他固沙植物的方法并在全疆推广,扩繁红柳数百万亩,在沙漠边缘筑起了绿色屏障。他本人先后获得国际、国家、省部级奖28项,其中联合国荒漠化治理奖3项。
“沙海淘金”助农增收
沙漠绿了,风沙小了,但刘铭庭更着急的是沙区群众没有从防沙治沙中得到实惠。
因此,在阻挡流沙侵袭期间,刘铭庭在策勒治沙站开始进行红柳大芸人工接种试验。大芸又名肉苁蓉,寄生在红柳根部,是沙漠中珍贵的中药材,但从未进行过人工繁殖。刘铭庭于上世纪80年代末首次试验成功。
1995年,于田县相关部门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刘铭庭,寻求“沙海淘金”的办法,刘铭庭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从策勒治沙站拉了2万株培育好的红柳苗子,来到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在沙堆中平整出50亩试验地,开始在红柳根部试种大芸。两年后,红柳大芸试种成功。为了让农民安心种植大芸,刘铭庭带着妻儿在试验田边住了下来。
2003年,刘铭庭获得全国大芸种植的第一个发明专利,紧接着又成功研发出大芸“开沟播撒高产法”。
“科学技术不能锁在抽屉里。”刘铭庭说。从那时起,他一直把技术无偿传授给周边群众。20多年间,他手把手教会了许多维吾尔族群众种植大芸。
在刘铭庭和当地政府的推动下,红柳大芸慢慢被市场认可。目前,和田地区大芸种植面积50多万亩,亩产最高达200公斤,成为我国大芸重要产地和集散地,许多老百姓因此增收致富。
“沙海淘金”成为现实,刘铭庭曾经的心愿也实现了,但他依然没闲下来,除了写书,刘铭庭还希望能找到另一种能在沙漠中产生效益的物种……(谢慧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