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咱们绝不能乱成一锅粥,一定要当好辖区居民的坚实后盾,让村民们安心居家!”这是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县税务局驻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七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平在疫情卷土重来时的号召,也是每一位“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的承诺。
收到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后,难得和家人团聚的“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纪恩斌提前结束轮休,带着妻子和孩子的万般嘱托迅速返回岗位。工作队队长张平和三名工作队员也在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的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冲锋在前,确保全员在岗,齐装满员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3小时“争分夺秒”
凌晨两点半,刚刚结束辖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吕建军接到了一通“求援”电话。“吕哥,被困在省道S116线,现在市区和村里都回不去,车上5人中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和两个还没上学的孩子,这可怎么办呀。”电话另一头传来阿孜买提·阿扎提焦急地声音。
原来,16日当晚,本准备驱车前往七工村避暑的阿孜买提·阿扎提一行于晚上10点多从市区出发,在途经省道S116线期间,车辆突然出现了故障,进退两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吕建军第一时间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报告,迅速与辖区警务站取得联系,协调车辆人员,采购食品和饮用水,火速赶往省道S116线车辆故障地点。
途中,吕建军不止一次地看着手表,嘴上虽然叮嘱着身边的同事小心驾驶,心里却是万分焦急。一路上,吕建军多次拨通电话,安抚老人情绪,和孩子们聊天,并始终把“放心,我很快就到”挂在嘴边。
凌晨五点二十分,终于和阿孜买提·阿扎提一行汇合的吕建军,赶紧把带来的食品和饮用水分发给他们,在确认5人身体无恙并顺利完成测温登记等工作后,吕建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好了,快上车,我带你们回家。”
24小时“配送服务”
“张书记,家里没面了,能不能帮我买袋面粉?”“张书记,老人药吃完了,能不能帮忙买盒药?”“张书记,孩子的作业本用完了,能不能帮忙买几个?”“张书记……”
伴随着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的严格落实,七工村34平方公里内的七个生产队、800多家农户的生活物资需求成了张平每天面临的最大问题。
“考虑到订单众多,配送路线较长,加之队员每天早9点至晚12点还要担负防疫测温任务,部分货物难以及时送到居民手中。”张平介绍道,“为此,我们第一时间向辖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协调,将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混编成三组分片负责,确定送货时间和地点,合理调整测温登记、入户走访、应急值班时间,利用换班休息、吃饭间隙,借助3名工作队队员的私家车,亲手将村民们的需求及时准时送达,确保急需物资24小时配送。”
截至目前,24小时“配送服务”已累计完成220余份订单,为辖区居民购买药品、肉蛋果蔬、生活用品等累计价值近3万元。
每当家门口摆放整齐蔬菜、生活物资和药品时,年过6旬、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的独居老人王建国都会颤颤巍巍地走出门,使劲握一握“访惠聚”工作队队员胡秀梅的手,不住地道谢。“这么热的天气,看你们挨家挨户地送东西,汗都顾不上擦,真是太辛苦了。抽时间上家里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等疫情过去了一定去,很快。”胡秀梅轻轻拍着老人的双手。(张弘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