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凌晨1时45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该院检验科技师任玥和同事正在检测刚刚送来的核酸样本。周鹏 摄
7月24日凌晨1时,乌鲁木齐大多市民已入眠,各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检验科,检验师尹雪强走出核酸检测实验室,连续工作8小时后,脱下层层防护服,他的脸上有明显的压痕。“就是口渴。”尹雪强拿着一瓶水一饮而尽。
眼下,核酸检测正在乌鲁木齐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乌市24家核酸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会同国家卫健委组织的10省市10支支援新疆核酸检测队200余人,争分夺秒、昼夜不停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我们医院10名核酸检测人员,与吉林省支援新疆核酸检测队的20名检测人员协同作战,人员轮班,机器24小时运转,确保全天检测不间断,共同完成每天的核酸检测任务。”新医大六附院检验科主任梁静说。
今年29岁的龚楚是新医大六附院的一名检验师,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疫情发生后,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核酸检测一线。“以前都是在新闻中看到抗疫人员的辛苦,现在亲身体会到了。”龚楚说。
龚楚告诉记者,这是她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遇到如此紧张高强度的检测任务。每次在实验室检测时,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湿透了,有时还会感到呼吸困难、憋闷,加上要一直低头采样,时间长了导致颈椎僵硬,直不起身。
龚楚是独生女,得知她参与此次的核酸检测工作后,父母很是牵挂。“我爸爸知道我的值班时间表,每次我一出实验室,他电话就打来了。”龚楚说,虽然父母很心疼她,但也特别支持她的工作。
凌晨1时45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值队员交接班时间。为保证核酸检测工作不停止,换班队员全部进入实验室后,下班人员才出实验室。
记者注意到,换衣间的墙上贴有“十二步工作流程”,重庆市支援新疆核酸检测队队员张大勇按步骤一层一层穿好,与其他队员互相检查,并在衣服上写下队友的名字。
“工作时会出很多汗,每次出了实验室感觉口很干,全身乏力,不想吃东西,就想喝水。”张大勇告诉记者,为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上班前2个小时,他就基本不喝水。
新医大二附院检验科主任李辉介绍,重庆市支援新疆核酸检测队共有21名成员,19日中午来到医院后,放下行囊,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为加快检测速度,提高检测数量,新医大二附院各部门联动,两个团队合作,一天之内高效完成了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改造,并投入使用。同时,医院加强后勤保障,从各方面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医护人员临时休息区,记者看到,屋内有医院准备的牛奶、面包、水果、巧克力、矿泉水和方便面等食品。床铺上的被子有些凌乱,队员们已经忙得顾不上这些小节。
作为新医大二附院核酸检测工作的负责人,李辉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隔4到6小时,就会出一批检测结果,她要对每个检测结果过目,确保准确无误。
“这段时间,科室所有人每天工作到四五点是常态。”李辉的眼睛周围有很明显的黑眼圈,“我们两个团队一起进行了核酸检测的流程优化,打通检测堵点,加强各环节衔接,细分岗位职责,达到了多人协作的流水线模式,使工作效率和检测量成倍提升。”
夜更深了,窗外的雨声仿佛一曲交响乐,为连夜奋战的医务人员送去缕缕清凉。(李春霞 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