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开启“醉人”之旅

——新疆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2020年07月09日16:55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盛夏时节,阳光旖旎,繁花似锦。相约三五好友,漫步田间小道,欣赏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密密层层的叶随风摇曳出绿色波浪;在生态采摘园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享受葡萄架下的慢生活;走进各具特色的酒庄,了解葡萄酒酿造方法,亲身体验葡萄汁发酵为葡萄酒的神奇过程,品尝美酒……

新疆昌吉州地处天山北麓,有20多年的酿酒葡萄种植历史,葡萄与葡萄酒成为昌吉州独具特色的资源,形成了西自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东到阜康市百余公里葡萄酒产业带,打造了天山北麓葡萄酒生态产区,目前全州有葡萄酒企业39家,其中酒庄27家、酒厂12家,占全疆的39%。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模式让葡萄酒产业再发“新枝”,以葡萄园采摘、农事体验、地下酒窖观光、葡萄酒品鉴等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正在昌吉悄然兴起,给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为庭州大地再添醉人酒香。

赏美景品美酒  葡萄“酿出”休闲文化

6月,位于呼图壁县五工台镇的大唐西域酒庄上百亩芍药花竞相绽放,连片的芍药花开正艳,极为壮观,一阵阵风拂过,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花香,勤劳的蜜蜂穿梭花海。

美景不止于此。蔚蓝的天空,成片的葡萄架,依势而建的步道,还有大唐西域酒庄国际赛马场上的马儿、羊驼在肆意奔跑,构成了一道道生动的风景线,成为呼图壁县一日游热门打卡地。

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7月骄阳下,一韵庄园刚刚挂果的358亩葡萄基地种植着霞多丽、梅勒、赤霞珠等有机酿酒葡萄。放眼望去,田野里一张葡萄藤蔓织成的绿色披纱蔓延天际,一嘟噜一嘟噜的果实藏在叶下,正加速孕育,迎来最佳生长期。

与葡萄基地一墙之隔的一韵酒庄面积不大,时间却不短,有21年的历史。酒庄里,绿的松,红的花,海棠果儿挂枝头,五彩蔬菜坠枝蔓,几张木桌椅摆在院中间,更像个农家小院。坐在这里休憩,头顶几点从葡萄藤透入的斑驳阳光,耳听虫鸣鸟唱,呼吸清风拂面送来的泥土芬芳,令人放松和惬意。

石库门,是上海一种独有的民居住宅,早已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在玛纳斯县香海庄园,一座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的上海石库门风格建筑屹立于此。香海庄园东面紧邻玛纳斯县西海公园,与玛纳斯县葡萄酒公园隔湖相望,南北西三面被一片片葡萄种植基地包裹,风光独特。每到秋季,有着7-18年树龄的285亩优质酿酒葡萄架上,串串葡萄如珍珠玛瑙般点缀着酒庄,令人赏心悦目。

沿着昌吉百余公里葡萄酒产业带,分布着许多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形成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中心,它们已成为游客漫步、品酒、观光的绝佳场所,让游客享受有趣的沉浸式体验。

探索“旅游+”  为酒庄注入新活力

在昌吉,每个葡萄酒庄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游客通过参观不同的酒庄可以感受到经营者所倾入的心血和感情,仿佛置身于不同的时空中,体验不同的人生。

葡萄酒庄旅游的诞生让传统的酒庄转变为集种植、酿酒、品酒、观光、休闲、娱乐、体验、居住等于一体的,带有葡萄酒文化特色的综合性葡萄酒企业,让游客在尽情体验葡萄酒文化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与葡萄园的自然风景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自2017年与当地专业旅行社合作后,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成为昌吉市旅游线路的景点之一。今年,印象戈壁葡萄酒庄与3家旅行社续签了合约,游客可以在酒庄看到葡萄从种植至榨汁、发酵、窖藏、生产灌装的全部过程,还能自由采摘园内种植的千余棵苹果、海棠、李子树的果实。

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雪峰说,该酒庄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目前酒庄受规模局限没有提供餐饮服务,只提供参观、品鉴、旅游活动。2019年葡萄酒交易营收约700万元,旅游方面虽没有收益,但促进了葡萄酒的推广,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对于旅游产业的延伸和提升葡萄酒附加值有很大作用。

同样,大唐西域酒庄被纳入了呼图壁县一日游黄金线路,2019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住宿、餐饮、参观、品鉴、婚纱摄影、亲子采摘等旅游项目收入约50万元,占酒庄总收入的25%。今年4月底至今,游客量已突破3万人次。

新疆亚中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唐西域酒庄董事长唐超说:“葡萄酒与旅游结合可以带动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酒庄的生产、酿造及文化积淀。同时我们也能借此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改善和创新,制造更多亮点,吸引更多人来到酒庄进行消费与参观。”

“体验式消费是未来趋势,也是很好的销售方式。”新疆一韵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挺说,2009年起,一韵庄园开启“旅游+”销售模式,以精准服务为主,每年大概接待5000人,为一些主流客户提供度假休闲、田园采摘等服务,让他们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酒庄文化。

培育和推动  “紫色”产业未来可期

2018年,昌吉州按照《关于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新疆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要求,加快推进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纽带,基本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葡萄酒庄旅游产业链。

同时,昌吉州编制出台《昌吉州葡萄酒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提升葡萄酒庄旅游服务质量,将昌吉市爵士庄园、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华兴酒庄、玛纳斯县香海酒庄评定为葡萄酒庄旅游示范点,为每家葡萄酒庄奖励补助资金5万元,推进葡萄酒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昌吉州已将葡萄酒主题游纳入西线旅游精品线路,“乌昌吐石克”达成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在乡村游、自驾游、研学游、工业游等方面凸显地域地缘优势特色和产业特色。

目前,昌吉州正在加紧修编《新疆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依托伴行公路交通便利优势,结合现有的酒庄景区资源,打造若干个精品小产区,形成伴行公路葡萄酒庄旅游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如今,昌吉州酿酒葡萄基地发展不断成熟,葡萄酒庄日益增多,葡萄酒与文化旅游产业正在深度融合,逐步实现葡萄酒产业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子斌说,近年来,昌吉州以葡萄酒企业和酒庄为平台,依托自然资源,借助热门旅游线路,加强葡萄酒文化的挖掘,打造与葡萄酒产业相关的参与性、品味性于一体的文化体验、休闲旅游项目,让游客走入酒庄体验葡萄“酿出”的休闲文化。

张子斌认为,将旅游植入葡萄酒产业,最直接的变化是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由一产高效种植业、二产高附加值加工业,向三产文化旅游服务业延伸,使企业由“卖产品”的单一发展模式变为“卖产品”“卖服务”“卖文化”多轮驱动的复合发展模式,推动葡萄酒产业迈入全产业发展路径,形成葡萄酒旅游发展新格局,让这条“紫色”产业之路未来可期。(文/王薇 图/何龙)

7月4日,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游客参观酒窖。

(责编:杨睿、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