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首传诵千余年的《凉州词》,展现了国人对葡萄酒的喜爱与推崇。在葡萄酒市场上,地处北纬44°的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是个很特别的存在,这是世界公认的葡萄美酒黄金线。
在这条黄金线上,千里庭州正崛起一条葡萄长廊产业带,与一二三产优势叠加,加之政策红利发酵,美酒芬芳沿着新丝绸之路飘向海外。
一根葡萄藤结出新产业
一个乡村酒庄,连续5年分获国际国内葡萄酒大奖,它就是位于新疆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的印象戈壁葡萄酒庄。
走进二工村,一尊石墩擎着橡木桶的雕塑格外醒目。2013年,富强在二工村戈壁上建起酒庄,带领村里234名村民成立了合作社。2019年,酒庄原酒和成品酒产量达到300吨,远销福建、广东、上海等多省市,年销售收入450万元。
七月夏日炎炎,一段关于葡萄酒的传奇正在黑洼山续写。黑洼山位于呼图壁县雀尔沟镇与五工台镇交界处,这里之前是片荒山。2004年,新疆亚中集团挥师这里,引水、修渠、挖塘、栽树,改良这片贫瘠的土地,并成立新疆亚中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这里打造成“天山北麓生态葡萄酒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目前,公司下属的大唐西域酒庄已生产干红、桃红两大系列七个葡萄酒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190多个城市。
大唐西域,寥寥几字,足以窥见企业的雄心与气度。7月3日,笔者走进黑洼山万亩葡萄种植基地,粗糙的砂地上青枝蔓蔓,还未成熟的串串葡萄绿宝石一样闪着光泽,彭乐荣和几个工人正忙着除草修枝。
43岁的彭乐荣是呼图壁县五工台镇龙王庙村村民,三年前成为了一名葡萄种植工人。她告诉笔者,7月是葡萄养护的重要节点,要将超出葡萄架第三根铁丝以上的枝、芽剪掉,摘除挂果枝条上多余的叶片,使果实养分充足、光照均匀。新疆亚中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超介绍,公司流转土地4万亩,成立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工除草、天山雪水浇灌,提升了酿酒葡萄的品质,也带动周边两镇六村千余户农民增收。
一个产业的正向发展,除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翻开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的履历,2014年以来,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出台《关于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一系列对标国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接连落实。昌吉州深耕产区二十余载,葡萄酒产业逐渐进阶为新疆产区的重要一极。
作为新疆优质酿酒葡萄主产区之一,天山北麓产区沿线覆盖阜康、昌吉、五家渠、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等地。产区葡萄园大部分位于西部南山伴行公路北侧,拥有天山天池、百里丹霞等多种旅游业态,为后续产业融合发展升级提供充分条件。
打造国际一流生态产区
如何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一流葡萄酒生态产区,成为昌吉州葡萄酒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7月3日,在大唐西域酒庄葡萄酒品鉴体验大厅,实木长桌上几个高脚杯一字排开,几位游客围桌而坐,酿酒师将一款由赤霞珠酿制的桃红葡萄酒倒入杯中。从业7年的酿酒师王凯介绍说:“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的。”
坐落在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的一韵酒庄是业界佼佼者,这里每沟葡萄地头都有编号,每一颗葡萄从种植、管理、采摘、压榨、发酵、酿造到入罐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登记。一韵酒庄庄主付挺介绍说:“追求有机和品质稳定是酒庄的初心,从20年前种下第一茬葡萄起从未改变。”
一韵酒庄的执着和匠心得到了业内和消费者的认可,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经过中国、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的酒庄。
在新疆乃至全国葡萄酒界,“中信国安”都是一个散发着馥郁芬芳的名字。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主席、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苏斌表示,作为新疆产区最大、天山北麓产区最早的葡萄酒企业,现拥有世界级酿酒大师弗莱德·诺里奥领衔的酿酒师团队50多人。在苏斌看来,目前重要的是要打响天山北麓产区品牌。他建议,由政府搭台培养一批龙头企业、骨干酒庄、精品酒庄,培养一批让中国消费者熟识的品牌产品,尽快建立起新疆葡萄酒教育推广体系,培育各级消费生态圈,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业高地。
数据显示,昌吉州现有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1.6万亩(含兵团),酿酒葡萄原料年产量约11万吨,约占全疆总产量的40%;酿酒葡萄加工企业39家(含兵团),占全疆总加工企业的39%;总加工能力34.8万吨,产能占全疆总量的69%左右;每年向疆内外供应葡萄原酒5.2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2019年,天山北麓葡萄酒生态产区实现产值10亿元,占全疆的52%。
在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办公室主任、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秘书长张旭东看来,天山北麓产区历经多年精耕细作,具备成为国际一流生态产区的综合优势。目前,全州葡萄酒产业初步实现了统一质量安全检测、统一人才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区推广,产品远销俄罗斯、瑞典、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019年8月,昌吉州正式成立新疆蓓露山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使天山北麓产业联盟实现实体化运作,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葡萄“藤上”的三产融合
这几天,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游客不断,在这里邂逅葡萄藤下的红酒时光。庄园内种有几千棵苹果、海棠、李子、山楂、桑葚等果树,可自由采摘。在中式四合院,游客可举杯畅饮、品味葡萄酒的魅力,还可以体验葡萄酒从种植、榨汁、发酵、窖藏到生产灌装的全过程,了解葡萄酒酿制工艺和窖藏特点。
近年来,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借助发展深度“发酵”,形成了酒企、酒庄为引领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了尼雅、唐庭霞露、大唐西域等21个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2005年,昌吉州地产葡萄酒首次问鼎酒界“奥斯卡”,新天西域沙地赤霞珠2002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斩获金奖。此后,先后有数十款产品在国内外葡萄酒知名大赛摘金夺银200余项,成为新疆葡萄酒界奖牌榜的领跑者。2019年10月,天山北麓产区和玛纳斯小产区被中国酒业协会评选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荣誉称号。
昌吉州葡萄酒生产能力约占全疆七成,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升级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如何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张旭东坦言,新疆葡萄酒界需要“华为”这样的顶阶企业,而昌吉州地产葡萄酒品质进阶必须走技艺兼备的品牌之路。下一步,昌吉州将以全国首个通过酿酒葡萄认证的玛纳斯小产区作为样板,在天山北麓继续打造3-4个认证小产区,升级建设天山北麓·玛纳斯核心小产区1万亩、着力打造天山北麓·黑洼山核心小产区5000亩、天山北麓·三工滩核心小产区5000亩,以“小产区撬动大产业”,辐射带动3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发展。并以此形成西部南山伴行公路葡萄酒庄旅游带,让天山天池、新疆大剧院、玛纳斯凤凰湖、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等景点像珍珠一样串起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出享誉中外国际一流的天山北麓葡萄酒生态产区品牌和葡萄酒黄金旅游带。(刘茜)
【笔者手记】小葡萄大前景
7月3日下午,昌吉州召开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题会,召集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16家酒企及相关部门,探讨如何“高位嫁接”解决发展瓶颈,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葡萄酒产业从“小池子”到“星辰大海”朝阳产业的华丽升级。
一瓶葡萄酒,融合了一二三产业。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加工和销售,再到酒庄观光旅游,极大地带动了多个环节配套产业发展。
一路采访走来,从田间地头到葡萄长廊,从酒庄放满大小奖杯的博古架,到波澜壮阔的建设现场,所到之处,无不显现出生机勃勃。
如何让葡萄酒产业走得更远?多举办葡萄节等文旅活动,多参加国内大型展会和推介会,多拓展线上销售平台,借助援疆平台开设天山北麓葡萄酒外销新路径等,多维度打造、推介品牌知名度,促进产业走品牌化、精品化之路。
昌吉葡萄酒,未来可期。
呼图壁县五工台镇新疆大唐西域酒庄的葡萄种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