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近二十一萬平方公裡土壤地球化學調查發現——
沿天山南麓,有條千公裡“硒腰帶”
全面摸清南疆土壤的五十四種元素和指標數據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2日 14 版)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歷時9年,完成南疆近21萬平方公裡土壤地球化學調查,首次全面摸清了南疆土壤的54種元素和指標數據,發現一條沿天山南麓橫跨千公裡的“硒腰帶”,劃定優質耕地90.81萬畝,為推進南疆耕地保護和高標准農田建設,發展特色農業、健康食品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土壤地球化學調查以綠洲區為重點,獲取了2.4萬條涵蓋養分元素、重金屬元素及生命健康元素等54種元素和指標的數據,形成了南疆迄今為止最為系統、空間精度最高、指標最全的土壤地球化學填圖國情實測數據。尤其是發現了一條東起焉耆盆地、經阿克蘇地區,西至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長度近千公裡的土壤硒富集區——“硒腰帶”,富硒土地近4900萬畝,其中富硒耕地1130萬畝,佔南疆耕地面積的27%。
目前,焉耆回族自治縣、博湖縣、和碩縣、溫宿縣等5處富硒地塊(合計近30萬畝)已通過國家天然富硒土地認証,佔全國已認証面積的10%。不只是硒,富鈣、富鎂土地分別佔到南疆綠洲區面積的99.3%和91.8%,富鉬土地佔比20.2%,集中分布在阿克蘇—庫爾勒一帶﹔富鉀土地佔比2.1%,主要分布在阿克蘇地區。
基於2000余件動植物樣本數據,調查發現了22種富硒產品,涵蓋3種糧食作物(小麥、水稻、玉米)、7種果蔬產品(鮮食辣椒、鮮食番茄等)、3種畜禽產品(雞蛋、雞肉、牛肉)以及2種調味品(大蒜、孜然)。
調查數據覆蓋南疆97%的耕地。評價顯示,南疆耕地均為鹼性土壤,其中強鹼性土壤佔比33.4%﹔99.8%的耕地土壤屬於優先保護類的清潔土壤。土壤全磷、全鉀含量以中等—較豐富為主。基於土壤養分豐缺程度,劃定優質耕地90.81萬畝、綠色食品產地土壤適宜區210.27萬畝,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庫拜盆地、阿克蘇河沿線和喀什西部等地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