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南疆高新區的進階之路

4月29日,在位於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的阿拉爾市興美達印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監控紡紗質量。 王拓攝
4月30日,阿克蘇阿拉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機械轟鳴,塔吊長臂凌空揮動,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2025年一季度,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實現生產總值105.3億元,同比增長11.8%﹔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91億元,同比增長10.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89億元,同比增長22.15%。
這份“加速度”的成績單背后,是瞄准國家戰略,結合自身實際的不斷探索。2023年6月,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獲國務院批復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兵地聯合共建的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當前,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以“一特三新”即高端紡織為特色,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核心,初步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科技引領、兵地融合”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一朵棉拉動產業鏈
阿克蘇地區是新疆棉花主產區之一,如何盡可能提升棉花附加值,推動棉花產業鏈升級,是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的重要課題。在新疆新洋豐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窺見了一斑。
新疆新洋豐響應國家“化肥減量增效”政策,通過開發水溶肥等產品,精准對接棉花等作物規模化種植需求,推動水肥一體化技術普及。目前企業在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投建了60萬噸/年新型肥料項目。
“這裡新型肥料市場需求存在較大增長空間,政府也給予了諸多優惠政策。我們投資5億元建廠,主要生產用於滴灌的顆粒肥料和液體肥料等新型肥料。”新疆新洋豐項目部負責人魏文彬說,項目完工后,預計年產值15億元,將提升南疆及中亞市場的供應效率。
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是自治區著力構建的“十大產業集群”之一,對於加快優勢資源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作為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一區四園”之一,讓棉花在這裡實現華麗“轉身”。
高檔時尚的休閑面料、做工精良的家紡面料及各類純棉、混紡紗線整齊碼放在新疆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作為一家專業生產紡織產品的企業,公司總投資45億元,採用世界先進的紡紗、織造設備,提升棉花就地轉化率,提高紗線坯布品質。
“這裡產地優勢明顯,可以減少能源、原料損耗,縮短原料和產品運輸距離,從而節約生產和運輸成本。”該公司生產執行總裁段景周說。
“這是我們的四管氣液式染色機,一台機器一次可染1—1.2噸布﹔這是溢流機,一台機器一次可染500—600公斤布……”阿克蘇友聯紡織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染色車間主管鄭現林介紹。
印染一直是制約阿克蘇棉紡產業發展的短板,早些年,當地沒有印染企業,生產的坯布必須運到疆外企業加工。阿克蘇友聯紡織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戶,填補了當地梭織布和針織布印染產業的空白。
截至目前,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入駐紡織企業累計130余家,建成了600萬錠紡紗、2.6萬台織機、35.7萬噸印染、6500萬件(套)服裝家紡產能,初步形成了從棉花、粘膠、聚酯纖維到紡紗、織布、印染、服裝的全鏈條發展格局。2024年,紡織產業實現產值214.3億元,佔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工業總產值的近一半。
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招商服務局局長曹亞雄表示,園區將用好自治區扶持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紅利,深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引領園區企業向西拓展中亞市場,全力提升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
新材料佔領科創高地
除了棉花,南疆各類礦產資源豐富,在“雙碳”目標驅動下,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賽道,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構建以“十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4月30日,在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的新疆拓新玄武岩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進行玄武岩拉絲纖維的批量生產。
玄武岩是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在地表冷卻后凝固而成的一種致密狀或泡沫狀結構岩石,具有耐極端高溫、耐極端低溫、耐腐蝕、抗壓性強等特點。“在新疆,高等級公路建設、高標准農田改造、油氣管道鋪設等領域,都能用到玄武岩纖維。”拓新玄武岩公司董事長趙振江說,隨著相關標准的實施,玄武岩纖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目前,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有3家企業生產復合筋管材等玄武岩纖維產品,初步形成玄武岩纖維產業鏈。
阿克蘇市石墨烯新材料智能制造創新產業園是園區內的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2.5億元,現已完成約95%的工程量,7月左右可建成投產。該項目建成后將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深度合作,在石墨烯材料及其應用技術、智能裝備制造技術方面深度耕耘,面向國內外市場謀篇布局,打造石墨烯材料技術創新平台和石墨烯技術產業鏈,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石墨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目前,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依托國際光電產業園、石墨烯新材料園,圍繞光電材料、太陽能光伏、石墨烯等領域,聚集了新疆藍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阿克蘇融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領先技術及優勢產品的重點企業,為南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了強大引擎。
據悉,2024年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27.35億元,精細化工產業實現產值35.62億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15.51億元,佔高新區工業總產值的17%以上。
人才助推高質量發展
4月30日,阿克蘇鑫通鋼結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吳沃俊告訴記者,企業目前正在籌備二期智能化改造項目,已與西安交通大學建立產學研合作,計劃引進機器人焊接等先進技術。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專家指導團隊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圍繞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產業發展布局,近年來,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積極引智借智,推動大型鏈(群)主企業、骨干企業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強強聯合,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目前,新疆智能裝備研究院建成投入使用,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阿拉爾園區成功創建兵團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新疆興發化工有限公司建成新疆硫化工及衍生物制備重點實驗室等,為園區發展增添新動能。
去年8月,新疆理工學院能源化工工程學院與園區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圍繞新材料研發設立聯合實驗室,推動實驗室成果向生產線產品轉化。這種“高校+企業+園區”的協同模式,為新材料產業注入持續創新動力。
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截至目前,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8家,高新技術企業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2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6家,創新型中小企業55家。
圍繞低空經濟產業,目前,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驗証中心在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啟動建設,新疆絲路智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大學合作無人機人工防冰雹作業已進入實質應用。
今年,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將依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民航大學、廈門大學等央企和院校資源,落地院士工作站和三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即可持續航空燃料驗証中心、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無人飛行器人工影響天氣研究中心,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與此同時,新疆中航綠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和新疆絲路智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將依托三個創新平台,發揮龍頭鏈主企業優勢,推進低空經濟領域產業的加快發展。
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阿克蘇園區黨工委書記劉志慧表示,園區將力爭在綠色能源以及低空經濟場景應用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將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打造成南疆科技創新策源地和主戰場。(陳疆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