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接力時│產業援疆 強化受援地造血功能
天山南北,援疆潮涌,萬象更新。4月26日,新疆召開大會,總結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歡迎第十一批省市援疆干部人才骨干。為了共同的目標,兩批援疆干部人才齊聚一堂,共同譜寫對口援疆的嶄新篇章。人民網推出“援疆接力時”系列報道,從民生援疆、智力援疆、產業援疆、文化潤疆等,展現對口援疆工作新成就,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新篇章。
一個個項目,激活產業“造血”功能。在新疆伊寧縣紡織產業園,20平方公裡的規劃面積上,一座座標准化廠房拔地而起,5000多人在這裡實現就業,工廠車間裡紡紗機器轟鳴,各族群眾干勁十足。
“南通是國內最大的家紡產業集散地,新疆具有原材料、土地、電力等比較優勢,國家也出台多項支持紡織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基於此我們將南通紡織產業移植到伊寧縣,在這裡創辦紡織產業園區。”伊寧縣委常委、伊東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南通援疆工作組副組長張迎春說。
2019年底,張迎春到疆第一件事便是率領招商隊伍,回到全球三大家紡貿易中心之一的南通:開推介會,把伊寧縣紡織產業園織造園一期廠房招滿。
健驊紡織是那次招商引進的第一家企業。“落戶伊寧的過程,到底選擇南疆還是北疆,我們舉棋不定。”健驊紡織董事長李建華說,“西部地區的園區優惠多,但做法不一。比如甲乙丙三地自然條件不一,優惠條款也不盡相同,總感覺不能滿足企業。”
李建華打了退堂鼓——總不能冒出一個“丁”地,把“甲乙丙”三地的政策疊加給到企業吧?
結果,張迎春還真找到了這個“丁”地——伊寧。他向縣委常委會通報: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優化營商環境,伊寧原有的政策要堅持,伊寧沒有別人有的,盡可能參照執行。
最終,健驊紡織2020年底進駐伊寧縣紡織產業園,訂了兩棟廠房,投資576台織機。2021年7月,健驊紡織7號廠房如約全面運營,288台機器同時開啟,“隆隆”的聲音成為產業富民惠民最動聽的音樂。
紡織工在伊寧縣紡織產業園工作。伊犁州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這座千億級紡織產業園已成為兩霍兩伊一體化和支撐霍爾果斯向西開放的重要平台,園區全部建成投產后,預期形成350萬錠紡紗、2.5萬台織機規模,吸納就業8萬余人,將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不僅僅是南通。各援疆省市把提升受援地自主發展能力、增強“造血”功能作為重點任務,積極支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產業園區,使受援地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一粒稻種能給一片土地帶來多大轉變?在喀什市帕哈太克裡鄉,來自農科院深圳基因所的“海水稻”在當地不但“落戶安家”,而且生根發芽、結出碩果,實現了大面積推廣種植。寬領域、多措施助力受援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無縫銜接,帕哈太克裡鄉只是深圳布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一個例子。
廣東省在喀什地區開發建設200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以發展新能源推動富民興疆﹔吉林省與新疆簽署“中國(長白山脈—阿爾泰山脈)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高位推動冰雪產業合作﹔安徽省推動合肥—烏魯木齊兩地陸港共建和出口班列合作,開行“合肥中歐(寶武)班列”出口白色家電,推動江汽集團年產2萬輛商用車項目落地和田﹔江西省支持阿克陶縣江西工業園配套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園、馕產業基地和冷鏈物流中心建設,著力提升營商“硬環境”。
三年來,在對口援疆省市大力支持下,共實施產業援疆項目1300多個,一批特色優勢產業落地投產,一批知名企業到新疆投資興業,新疆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
接過援疆“接力棒”,第十一批省市援疆骨干代表,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北京市延慶區委常委李志遂說:“面對新環境新挑戰,我們將以奔跑的姿態、趕考的狀態,迅速轉變角色,深度融入‘八大產業集群’建設,扎實推動經濟協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安疆興業富民。”
結語: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順應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新疆各族群眾享受到對口援疆帶來的實惠,生活發生著可喜的變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新的藍圖已經繪就,面對援疆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疆各地與援疆省市攜手並肩,同頻共振,共同譜寫天山南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鏈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