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科技援疆新探索——

西部特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團隊在疆啟動工作

2023年02月15日15:56 |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小字號

西部特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團隊啟動會現場。人民網 楊睿攝

人民網昌吉2月15日電 (楊睿)“我們將圍繞新疆特色果樹種質資源發掘、創新與應用,服務產業發展,盡快讓果農受益、增加收入。”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揮部)(以下簡稱“西部中心”)“西部特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力榮說。

14日,西部特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團隊啟動會在新疆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舉行,這是西部中心首創的由戰略科學家、農科院專家、本地專家共同組成的高水平科研團隊,目前已有9支。團隊主要瞄准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新疆林果種植面積達2200萬畝,是全國林果主產區。王力榮介紹,創新團隊共21人,來自中國農科院、自治區農科院、新疆高校等多個單位。目前,團隊已經在南疆建立3個果樹示范基地,通過基地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為新疆林果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同時,新疆擁有豐富的果樹種質資源,團隊也將積極開展好種質資源的搶救性收集與整理。

西部特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團隊啟動會現場。李倫攝

日前,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出席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大會時表示,中國農科院將協調全院資源,深化科技合作,全力以赴支持新疆農牧業加快發展。

西部中心成立5年多來,累計投入科研經費近5000萬元。2022年6月,加挂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援疆指揮部的牌子,2022年度累計組織申報並獲批主持國家、自治區、昌吉州等各類科研項目60余項(含人才計劃)。

西部中心先后引入“寬早優”綠色高質高效植棉技術、引進高產穩產優質早熟棉花新品種“中棉113”、實施優質棉“良種+良法+良田”配套技術,助力新疆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集成鹽鹼地治理和可持續利用技術,完成鹽鹼地改良扶貧項目6萬余畝,降低土壤鹽分與提高作物出苗保苗率效果明顯,支撐新疆鹽鹼地耕地質量提升。

此次啟動的西部特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團隊將圍繞新疆特色果樹種質資源發掘與整理、新疆特色核果類果樹優異種質發掘與創新利用、新疆特色仁果類新品種選育與工廠化繁育關鍵技術研發、新疆戈壁特色果樹高值果園關鍵栽培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開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工作,助力新疆林果業提質增效。

“新疆的農業生產資源非常豐富,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非常重要,尤其是發展潛力巨大。本世紀初,中國農科院黨組就敏銳地覺察到中國農業‘北上西移’的發展格局變化,經多年籌備於2017年在昌吉農業園區挂牌成立了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說,“西部中心團隊建設要高度重視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工作,重點支持綠洲節水與戈壁生態農業方向,優先布局主要糧油作物增產增效的科研團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將按照科技援疆‘舉院辦大事’和‘融合協同化’要求,強化‘事在新疆、人在新疆、干在新疆’,圍繞綠洲農業,開展農業科技躍升行動。”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援疆指揮部總指揮高雷說,“聚焦新疆糧油、棉花、林果、畜牧四大產業集群,以糧棉油優質高產為主線,以林果提質增效、作物生物安全、戈壁生態農業、智能節水灌溉等共性關鍵技術為主體,分階段、分步驟組建15支穩定在疆的科研團隊,促進成果在疆落地轉化,支撐新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