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烏魯木齊供電:建設堅強電網 電靚幸福首府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首府夜空燈光璀璨。源源不斷的電力,通過智能電網輸送到城市每個角落,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也讓城市的夜變得五彩斑斕。
從繁華都市的璀璨夜空,到鄉村深處的一盞燈火﹔從生產車間的高效運轉,到施工工地的轟隆作響﹔從辦公樓裡的繁忙有序,到景區裡的歡樂暢玩……澎湃電力,為首府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新疆國際大巴扎夜景。王晉魁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主動服務烏魯木齊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快電網建設,全面補強電網骨架,建成電壓等級最高、裝機容量最大、接入新能源最多的城市電網,為首府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十年踔厲奮發,十年砥礪前行。
十年間,烏魯木齊地區電網總裝機容量大幅增加,從2012年的603.085萬千瓦,增加到2021年的1115.95萬千瓦,增長85.04%。
十年間,烏魯木齊電網骨架拉大變強,按照75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等各個電壓等級,完成從“城市電力大動脈”到“城市電力毛細血管”的全面升級。截至目前,輸電線路244條,總長度3262.3公裡,十年間增長60.5%﹔變電站96座,總容量13177.56MVA,十年間增長67.4%。
十年間,烏魯木齊電網結構更加合理有序,從現代化智能電網到“西電東送、北電南送”電力樞紐中心,全面滿足內需外供用電需求。
各級電網協調發展 城市電網更加智能
9月22日,在烏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開展驗收消缺作業,為最后的投運做准備。
按照計劃,該工程將於今年下半年投運,第一期往長寧、開發區北220千伏變電站各送出兩回220千伏線路。而今年8月剛剛投運的開發區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為工程的順利投運打造了必要的網架條件。
“開發區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我們公司2022年首個竣工投運的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陳艷超說,該工程同烏昌75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開發區北變110千伏送出工程一並投運,為烏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竣工投產打造了堅實的網架基礎。
筆者了解到,2022年,烏魯木齊持續加快電網建設,推動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按照75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等各個電壓等級,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共開工、續建23個35千伏及以上的主電網建設項目,全面補強烏魯木齊電網網架。
作為新疆電網的核心,烏魯木齊電網具有將近百年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110千伏到220千伏,再到750千伏的不斷升級,並一躍成為城市電網電壓等級的“領跑者”之一。
目前,烏魯木齊電網已經形成750千伏骨干單環網、220千伏分區運行雙環供電網、110千伏輻射型加局部小環網、35千伏高壓配電網、10千伏網格型手拉手中壓配電網以及0.4千伏低壓輻射狀配電網,裝機容量大,接入新能源多,成為世界上交流電壓等級最高的城市電網。
同時,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電網建設、電網巡檢中的廣泛應用,烏魯木齊電網在快速擴大規模的同時,也日趨智能化。目前,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89座35千伏及以上的變電站已實現了無人值守,還實現了全網設備24小時的不間斷運行監測,大幅提高了電網的安全運行水平。
經過十年發展,烏魯木齊電網建立全疆首家智慧輸電監控中心、首座智慧變電站等一批智慧電網示范工程,輸電無人機自主巡檢覆蓋率提升62%,烏魯木齊電網輸電設備故障跳閘率降低71.8%,變電設備故障跳閘率降低53.3%,為城市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供電保障。
“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網架結構更加堅強,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配網管理部孫偉強說,經過十年發展,烏魯木齊電網供電可靠率提升到99.9169%,綜合電壓合格率99.928%,為首府城市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供電保障。
“小康電”服務鄉村振興 農村電網更加堅強
金黃的稻田、碧綠的菜地、多彩的果園……進入9月,放眼烏魯木齊田間地頭,處處都是動人的色彩,處處都是豐收的喜悅。
走進米東區羊毛工鎮,2.4萬畝集中連片的稻谷金燦燦的。“穗子沉、顆粒飽滿,今年收成差不了!”稻農汝新建捧著谷穗笑著說。
秋收時節,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開辟秋收用電“綠色通道”,實施當天受理、當天裝表供電的一站式24小時服務。
“今年的200畝水稻喜獲豐收,多虧了穩定的電做保障。”米東區羊毛工鎮留子廟村村民馬成福說,之前電壓不穩時,一到水稻該澆水時,電供不上,水就抽不出來,特別影響水稻的長勢。今年電供足了,水稻長勢非常好。
馬成福還算了一筆賬:電壓不穩定時,抽水的費用就高,機井抽水一個小時費用9到10元錢,電網改造后電壓穩定了,費用降到7到8元錢,200畝地一年就能節省電費5000多元。
馬成福所說的電網改造,正是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重點解決農村電網低電壓、卡脖子問題的一個縮影。
“我們升級改造了羊毛工鎮10千伏農村老舊線路20.4公裡,完成7個低壓台區改造,高效助力水稻生產。”國網米東區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主任王宇說,今年,米東區農村電網改造涉及16個鄉村,改造低壓線路35公裡,更換配電變壓器17台,惠及8000余位村民,可為米東區的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近年來,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全面增強農村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在全市農村區域重點開展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一城市一鄉鎮”配電網示范區建設工程、村村通動力電工程、“小康電”配電網建設工程、電網網架梳理工程等,對全市農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
數據顯示,目前農村電網的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1%,綜合電壓合格率提升至99.962%,配電自動化覆蓋率提升至63.97%,提高了21.97個百分點,戶均配變容量由1.81提高至2.51,烏魯木齊已初步建成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堅固耐用的現代化農村電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供電保障。
更加堅強的農村電網,讓村民們用上了“小康電”,全面服務和助力鄉村振興。
綠色電力點亮城市 現代化電網加快建設
走進達坂城區,沿著蜿蜒於天山腳下的公路,巨大的白色風車擎天而立,迎風飛旋。
在這裡,華電北疆烏魯木齊100萬千瓦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正在搶抓工期,如火如荼地建設。
同樣是在這裡,新疆首個“充換儲調”一體化示范站也正在加緊建設中。項目共建設8兆瓦/16兆瓦時儲能站1座、電動汽車換電站1座。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科技互聯網部副主任陳疆介紹,“充換儲調”一體化示范站可通過共享儲能的方式,同時為接入鹽湖風電匯集站的13座風電場提供輔助服務,將風電場的”冗余“風電暫時儲存,在電網”缺電“時作為補充。在風電場的發電“高峰”時段,該電站可利用多余的風電對電動汽車提供換電服務,為途經連霍高速、鹽湖景區、達坂城地區的電動汽車提供換電服務。
“充換儲調”一體化示范站可進一步拓寬達坂城地區清潔能源消納渠道,為新疆清潔能源基地發展及清潔用能模式提供新的實踐樣板。
筆者了解到,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出,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加快推動城市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促進能源生產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方向轉型升級,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輸送強勁動能。
針對城市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求,烏魯木齊正在開展達板城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六館一心智慧場館、“零碳”智慧服務社區、美麗鄉村等五大典型用能場景示范建設。
“更多的綠色電力,不僅點亮城市,還將加快電能外送。”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電網規劃管理專責魏弋然說,按照烏魯木齊電網“一五二”發展戰略,烏魯木齊將建成1個堅強的750千伏主干網架,形成5個220千伏電網供電片區,打造2個國際一流智能配電網,烏魯木齊電網將成為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現代化智能電網。
當前,烏魯木齊電網外圍是750千伏單環網運行。隨著烏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鳳凰∼烏北Ⅱ回750千伏輸電工程、鳳凰-亞中-達坂城Ⅱ回750千伏輸電工程今明兩年建成投運,城市外圍750千伏雙環網結構將會讓烏魯木齊電網躍升為國內交流電壓等級最高的“都市圈”電網。
屆時,烏魯木齊電網將成為“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電力樞紐中心,大幅提升電網的供給能力和清潔能源的接納能力,從根本上改變烏魯木齊市電能供給結構,滿足城市發展電力需求。(王晉魁、李毅)
來源: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