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雅農商銀行支持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紀實:塔河激蕩趕超夢
巍巍天山展雄姿,滔滔塔河孕生機。
這是一組令人振奮的發展數據:新疆沙雅農商銀行資產總額從2018年末的71.39億元到2022年8月末的111.34億元,增幅為55.96%﹔存款規模從2018年末的55.94億元到2022年8月末的81.93億元,增幅為46.46%﹔貸款規模從2018年末的55.36億元到2022年8月末的74.84億元,增幅為35.19%﹔利潤總額從2018年末的1.59億元到2022年8月末的2.31億元,增幅為45.28%。近四年來,累計上繳各項稅費2.49億元。
數據見証發展之路,榮譽體現趕超之勢:近年來,沙雅農商銀行榮獲自治區精神文明單位、自治區2021年度“訪惠聚”駐村工作先進集體、中國普惠金融十佳縣域銀行、全國黨建共建優秀縣域銀行、全國農村金融優秀品牌創新機構等榮譽稱號……
一串串數據振奮人心,一項項榮譽引以為豪,這是沙雅農商銀行砥礪奮進,與夢同行,謀定而動,行穩致遠的有力印証。
銀光點染兆豐年
秋風吹過大地,地處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塔裡木盆地北緣的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百萬畝棉田已進入盛鈴期。
作為新疆優質陸地棉產區之一,一條從種植到加工、生產、貿易的棉花產業鏈正在被完整打造,一朵朵潔白的棉花為沙雅人民帶來了紅火的日子。
“我來沙雅10年了,見証了棉花全產業鏈的發展。”高鳳琴說。
目前,高鳳琴是新疆守信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沙雅守信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沙雅金鬆實業服裝有限責任公司3家公司的負責人。從棉花制種到種植,從紡紗到織布再到制衣,隨著當地棉花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拓鏈,高鳳琴的事業越做越大。2017年至今,依靠沙雅農商銀行3.5億元信貸資金的支持,高鳳琴成立了制種公司、軋花廠和紡織廠。現在,投資1.5億元的織布廠已建成,除織布外還將生產家紡產品、服裝等,完成從一粒棉種到一件衣服的產業鏈閉環。
高鳳琴的創業經歷是沙雅農商銀行支持棉花全產業鏈發展的一個縮影。
棉花是沙雅縣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90萬畝左右,年產值達到60億元以上。在棉花提質增產增效的同時,也帶動了就業,是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近年來,沙雅農商銀行緊緊圍繞自治區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聚焦棉花全產業鏈中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及紡織企業等融資需求,創新金融產品,拓展服務渠道,為廣大棉農、棉花加工和紡織企業提供金融供給,大力推進棉花質量效益雙提升,助推棉花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近四年來,沙雅農商銀行為全縣逾5.7萬戶農戶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累計投放棉花種植貸款超80億元,僅2022年就投放棉花種植貸款達21.5億元。
圖為沙雅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袁亞飛(中)在基層調研。黃民濤攝
作為產棉大縣,紡織服裝產業既是沙雅縣的傳統產業,又是沙雅縣資源稟賦好、產業基礎強、增長空間大、延伸鏈條長最為突出的產業,為保障社會穩定、拉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致力脫貧攻堅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支持棉花種植的同時,沙雅農商銀行還大力支持棉花產業鏈發展,以從事棉花收購、加工、制造、銷售的龍頭企業為核心,提供信貸支持,近四年來,累計投放棉花產業鏈貸款逾百億元,特別是近兩年就投放棉花收購貸款11.3億元,紡織貸款8.5億元,織布服裝貸款1.8億元。
坐落在沙雅縣工業園區的阿克蘇正倫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倫實業)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走進正倫實業車間,機器轟鳴聲不斷,一眼望去,一組組紡織機器整齊排列,有序運轉。目前,該公司已建成600台高速噴氣織機、3條高速特寬幅漿紗生產線,主要生產、加工、銷售棉本色布、床上用品、紡織品等。該公司負責人李增峰介紹,自2019年公司建廠至今,沙雅農商銀行累計給予了1.65億元的資金支持。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拓寬當地群眾就業渠道,已吸納了沙雅縣周邊鄉鎮600多人穩定就業。
像正倫實業一樣,沙雅縣域內有11家涉棉企業都曾得到過沙雅農商銀行的支持。
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為提高棉花生產機械化率,2019年,沙雅農商銀行還與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合作,創新推出大型農機具按揭貸款,支持棉花種植合作社和棉花種植大戶購買大型機械,助推棉花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目前,已累計投放此項貸款1.35億元。
隨著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沙雅縣經過土地流轉,累計建成高標准節水滴灌農田124萬畝,“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變為了現實,催生了100余家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及6358戶家庭農場,使眾多農民從小規模土地經營中解放出來。為支持廣大農民再生產以及消費,2020年5月,沙雅農商銀行專門推出“土地經營權流轉消費貸”,授信額度以農戶年度家庭土地經營權流轉收入總和的50%確定,單戶最高貸款額度不超過30萬元(含),貸款期限最長為5年。
由於地理環境優越,棉花品質上乘,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產業鏈完整,加之沙雅農商銀行的金融加持,沙雅的棉紡織品在市場競爭中,呈現出越來越強的態勢。
“畜”勢勃發正當時
“家有兩頭牛,脫貧不用愁”“戶養十隻羊,不愁奔小康”“養殖場裡就近打工,脫貧致富輕輕鬆鬆”。畜牧業正成為沙雅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相當一部分脫貧摘帽的貧困戶通過養殖走向小康之路。
近年來,沙雅農商銀行緊緊圍繞阿克蘇地區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十百千億”工程,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做實做細做精畜牧金融扶持措施,全力保障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資金需求。2018年以來,沙雅農商銀行累計投放畜牧業貸款近10億元。
“想致富,就要擴大規模,但一次性投資幾百萬元,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這也是我的養殖合作社建設之初面臨的最大問題。”家住沙雅縣古勒巴格鎮庫木托喀依村1組的馬佔明說,當初想擴大規模,卻面臨了資金短缺的困境。
2020年,馬佔明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沙雅農商銀行,靠著他的誠實守信和踏實肯干,沙雅農商銀行向他給予了500萬元貸款支持,解決了他想擴大規模,又缺資金的困境。馬佔明說,自己養殖業的發展離不開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
在馬佔明的牛圈裡,一隻隻膘肥體壯的安格斯肉牛悠閑覓食,不時聽到“哞哞”的叫聲,給安靜的庭院增加了幾分樂趣。如今,像這樣的養殖小區和合作社,在全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圖為沙雅農商銀行客戶經理調查養殖合作社情況。李凱東攝
一家一戶小規模的牧業生產方式嚴重制約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傳統的粗放經營已經不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要求。現代畜牧業,如何發展?
近年來,沙雅縣興建15個畜禽標准化養殖小區、4個飼草料生產基地及1家集養殖、屠宰、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集團公司,引導農牧民發展標准化規模化生產。全縣的農牧業生產合作社已達571個,合作化經營已初具規模。畜牧規模化養殖達到83萬頭隻以上,規模化比重達到80%以上。
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沙雅農商銀行加強與畜牧管理部門的對接合作,建立資源互通共享機制,及時獲取畜牧企業、產業集群客戶、養殖大戶等名單和金融需求。定期舉辦對接交流活動,聯合開展業務培訓,了解畜牧業發展趨勢及相關政策,協助破解融資難題。
2021年以來,沙雅農商銀行率先推進縣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授信三個100%覆蓋。截至2022年8月末,沙雅農商銀行已完成合作社建檔778戶、評級724戶、授信351戶,其中,已完成養殖合作社建檔246戶、評級237家、授信191戶,近四年來,沙雅農商銀行累計向縣域106家養殖合作社及股份經濟合作社投放貸款4.59億元。
此外,沙雅農商銀行聚焦畜牧產業融資主體抵押物不足以及生物資產抵押監管難度大、服務成本高、客戶獲貸率低等問題,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增強產品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一方面,完善信貸產品體系。結合畜牧業經營主體的特征,匹配不同生產環節和生產周期的資金需求,開發循環使用的信貸產品,並根據客戶實際,對額度、期限、利率等進行適當調整,提高產品的靈活性。先后創新推出“小額畜牧貸”“活畜抵押貸”“保單質押貸”“智能養殖貸”“擔保增信貸”“養殖聯保貸”等多款信貸產品﹔另一方面,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建立健全“政府+銀行+保險+擔保”四位一體的擔保方式,共同搭建融資增信平台,在貸前增信、貸中擔保和貸后風險補償等多個環節發力,破解抵押物不足等融資難題。鼓勵畜牧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為其帶動的家庭農場、農戶等提供擔保增信,構建發展共同體。
田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如今,在沙雅農商銀行金融“活水”的澆灌下,放眼南疆大地,一個個承載著希望與幸福的“綠色夢想”在牧野延伸,一個個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項目落地生根,一幅幅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畫卷,正在沙雅這片沃土上徐徐展開。
……
撫今追昔,沙雅農商銀行各族干部員工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遍地春潮涌動、踏浪而歌,勇毅前行、建立新功。
踏上新征程,新時代的沙雅農信人將解放思想勇立潮頭、改革創新增強動力、再接再厲埋頭苦干,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吳國勛、王棟棣)
來源:自治區聯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