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彩稻情牽雙城 七彩田園披綠荒地
在大家的記憶中,水稻一般都是栽種在水田裡的,而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雙城鎮十連試驗田裡,不但有水稻旱種的新鮮事,而且還種出了七種顏色的稻子。這種“七彩稻”是在今年3月由杭州援疆干部引入六團鎮的,採用的是“干播濕出”種植技術。目前,這240畝“七彩稻”已經“拔穗”,預計再有1個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阿拉爾市六團雙城鎮域坤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六團雙城鎮十連承包了一片戈壁荒地。因鹽鹼大,沙漠化嚴重,這塊地一直未找到好的開墾方式,荒廢多年。今年年初,杭州援疆干部、一師六團副團長沈建立在浙江一家農科所無意發現這種七彩稻,有耐旱的特性,他立刻將技術和稻種一並帶回六團雙城鎮,推薦種植。
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杭州援疆供圖
“一開始,心裡會有點擔心,但對浙江的技術和杭州援疆干部有著充分的信任,我決定試種這種‘七彩稻’。”阿拉爾市六團雙城鎮域坤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桂祥說。因其有紫色、綠色、紅色、黑色、白色等七種顏色,所以叫“七彩稻”。比如,黑稻稻葉綠中帶黑,紫稻稻葉為嫩綠色,黃稻葉子略黃,紅稻和普通稻苗顏色相同,其余顏色的稻子,顏色都略微帶點自己的“本色”,沒有經驗的人,還真分辨不出來。但收割時,剝開稻穗,各種顏色自然會顯現。這種稻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口感上佳,而且還是一種富硒米。
“老朱是團裡有名的勇於創新的能人,讓他試種,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種成功的。沒想到一次就獲得了成功。目前從長勢來看,這種‘七彩稻’產量跟一般水稻沒有太大差別。”沈建立說。
“七彩稻”在旱地沙性土壤種植,適應性強,不僅產量與一般水稻相當,而且可自留種,用水量還能節約60%。沈建立說:“‘水稻旱種’生育期採用滴灌就可滿足其生長,既能節水又省時省力,這一品種在六團雙城鎮的實驗成功,將給當地職工群眾發展糧食生產帶來更大的信心,我們力爭將這一品種的種植范圍逐年擴大。”
“如果試種效果好,合作社在未來兩年,將‘七彩稻’種植面積推廣1000畝至3000畝,五年目標達到10000畝。力爭帶動百戶以上職工群眾增收致富。”朱桂祥說。
來源:杭州援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