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烏魯木齊:首善之地奏出發展強音

2022年07月11日10:2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團結帶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踔厲奮發、銳意進取,推動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新疆大地發生了深刻變化。石榴雲/新疆日報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總欄目下,推出“非凡10年·地州巡禮”子欄目,聚焦14個地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全景展現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取得的顯著成效,生動展示各族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礡力量。

藍天白雲下的烏魯木齊,近處綠意盎然,遠處高樓林立(6月26日無人機拍攝)。目前,烏魯木齊綠化覆蓋率已達39.92%,城市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不斷改善,一座生機勃發的綠色之城扑面而來。閆鵬攝

在陝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8小時工作時間內平均每12分鐘就有1台重型卡車下線。今年前6個月,該公司累計接單2396台,實現產值7.5億元﹔通過轉型升級,公司下半年還將實現新能源商用車型新疆本地產。

陝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是烏魯木齊市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引領下,烏魯木齊市以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首善之地推進高質量發展,奏響了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奮進樂章。

產業集群化助推高質量發展

在7月3日開幕的2022新疆農業機械博覽會上,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產首創高端智能六行採棉機、三行打包採棉機及國產首創6米割幅青貯機吸引了眾多農機採購商的目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農機在採淨率、智能化方面,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以烏石化、國能新疆化工為代表的能源化工產業,以眾和、新特、正威、隆炬為代表的鋁基、硅基、銅基、碳基新材料產業,以八鋼為代表的冶金及金屬制品產業,以鐵建重工、牧神機械、卓郎智能、金風科技為代表的農業機械、紡織、風電裝備制造產業,以上汽大眾、廣汽、陝汽、東風汽車等為代表的汽車制造產業,以中糧可口可樂、烏蘇啤酒、康師傅、蒙牛、伊利等為代表的食品飲料加工產業,以維吾爾藥業、齊康哈博、銀朵蘭為代表的生物制藥產業,初步形成集聚發展態勢,勾勒出了烏魯木齊市特色工業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烏魯木齊市堅持“實業興市”,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推進烏石化“減油增化”、八鋼長流程高爐綠色低碳冶金實驗和5G+工業互聯網等產業升級項目﹔持續招大引強、加快新項目落地建設,“絲綢之路號”地鐵列車,卓郎紡機,欣光和長城計算機整機,正威筆記本電腦、手機成功下線,填補了烏魯木齊市乃至全疆多個領域空白﹔建成疆內首個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烏魯木齊准東產業園區加快建設,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分別入選國家級經開區、園區高質量發展和綜合實力百強榜。

翻開10年成績單,烏魯木齊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21年烏魯木齊市地區生產總值3691.57億元,較2012年增長99.5%﹔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2.53億元,較2012年增長56.1%﹔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6142元、24878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151%和148%。

雙向開放大通道逐步形成

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中心區建設中,烏魯木齊市始終把自身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一港五中心”建設,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

截至今年5月底,國際陸港區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700余列。運載貨物由最初的日用百貨、服裝產品拓展至機械設備、水暖建材等200多個品類,開行班列線路達21條,通達歐亞19個國家和地區、26個城市。

“作為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標志性工程,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自2015年底啟動建設以來,以中歐班列為主要抓手,實現鐵路、公路、海鐵、公鐵聯運等物流組織高效運行,雙向開放大通道逐步形成。”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鐘荷花說,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立了喀什集貨站,加強與川渝等物流節點及青島港、天津港、連雲港等沿海港口合作,促進中歐班列通道與西部陸海新通道融合發展﹔積極與哈鐵、俄鐵等境外鐵路公司接洽,正在加快境外集貨站建設的洽談合作。

“一港”建設取得新突破,烏魯木齊市加大實施更深層次的雙向開放平台建設力度,推動交通樞紐、商貿物流、文化科教、醫療服務以及區域金融五大中心建設。

7月1日,大型實景音樂劇《昆侖之約》在位於烏魯木齊縣南旅基地的絲綢之路文化展示中心上演。自2020年5月28日首次公演至今,《昆侖之約》已吸引全國各地近9.22萬名游客觀演,成為烏魯木齊市文旅融合“金名片”。

“該劇讓我更加直觀了解了新疆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也加深了我對新疆的熱愛。”觀演結束后,一位上海游客說。

建成區面積10年擴大168平方公裡

“原來上下班需要走迎賓路,遇上早晚高峰都得提前半小時出發。現在城北主干道高架通車后,便捷了很多。”烏魯木齊市民王女士說。城市交通的發展提升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的幸福感。

隨著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烏魯木齊市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2012年,烏魯木齊市建成區面積為368.4平方公裡,繁華地帶僅限4個中心城區。2021年,烏魯木齊市建成區面積為536.2平方公裡,10年新增面積167.8平方公裡。一批現代化商務中心、城市綜合體拔地而起,老城區加快改造,新城區建設日新月異,交通高架林立,路網聯通。

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烏魯木齊全力建設完善城市道路、公路、鐵路、航空等組成的立體大交通網,形成東聯西出國際大通道,為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正高標准高質量加快建設步伐,新航站樓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工程完工后,烏魯木齊臨空經濟示范區將以此為核心,涵蓋周邊5至15公裡區域范圍,形成“東強、北延、西拓、南優”的空間發展格局,發展功能性服務業、航空物流業、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四大類重點產業,通過臨港國際物流園的建設,實現空中和地面交通連接全疆航空物流資源。

在“兩橫兩縱五環十五射”城市路網骨架基本形成的基礎上,烏魯木齊市還將繼續完善路網功能,根據不同等級設置不同的交叉方式,加強交通快速轉換功能,構建四通八達的骨干交通網絡。(郭倩)

(責編:李龍、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