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漠終不悔 植綠沙海富百姓
——記著名治沙專家劉銘庭
【開欄語】
新疆各族兒女在長期艱苦奮斗中鑄就的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寫照,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天山南北,有著眾多體現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們用理想與信仰、堅定與執著踐行初心使命,以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的實際行動,成就人生價值,書寫時代華章。即日起,石榴雲/新疆日報開設“弘揚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欄目,講述他們身上的感人故事,感受他們的崇高品格,激發在新征程上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奮進力量。
8月10日,午后,天氣有點悶熱,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正伏案工作。他就是著名治沙專家劉銘庭,正在為即將出版的關於大芸種植的書籍進行校對。
“這本書出版后,可以為老百姓種植大芸提供參考,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劉銘庭說,作為科學家,研究成果得讓更多人獲益。
為了踐行這一諾言,88歲的劉銘庭一刻也沒停下——從蘭州到新疆,扎根大漠,投身治沙事業,研究固沙植物,植綠“死亡之海”,為老百姓尋求“沙海淘金”的辦法……
“把我分配到祖國的邊疆去”
將時鐘撥回到1957年5月,即將從蘭州大學生物系畢業的劉銘庭,對畢業工作分配有些擔心。他想到新疆去,但按正常分配去新疆的可能性不大。
眼看臨近畢業,情急之下,劉銘庭給當時學校的高教部部長楊秀峰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在這畢業的前夕,我堅決要求組織把我分配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分配到祖國的邊疆去……”
信中劉銘庭還強調自己身體健康,體格強壯,能夠適應艱苦條件。
為何堅決要到新疆去?
這源於一年前的實習經歷。1956年,劉銘庭來到塔裡木河沿岸實習。“所到之處又干又熱,虫子也多,走的地方基本都是沙地、鹽鹼地。”第一次到新疆,劉銘庭印象深刻,那時新疆條件苦,但確實需要建設人才。“我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應該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回想起這些,老人語氣依然堅定。
就這樣,劉銘庭如願分配到了剛剛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從事沙漠植物研究。
在這裡,他一干就是60余年,一雙膠鞋、一個背包伴隨著劉銘庭走遍了新疆的大小沙漠。他像胡楊一樣深深扎根於此,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生。“從未后悔過當初的選擇,因為這裡的人們更需要我。”劉銘庭說。
發現推廣固沙植物
1959年,中科院成立治沙隊對我國沙漠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考察,劉銘庭參加了塔裡木東部考察隊,並在考察中發現了檉柳(又稱“紅柳”)新種——塔克拉瑪干檉柳。
檉柳,廣泛分布於我國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區的植物,耐干旱、耐鹽鹼、耐貧瘠、耐風蝕和沙埋,是黃沙中最有生命力的希望。
檉柳進入劉銘庭視野后,在隨后20多年時間裡,劉銘庭又相繼發現了莎車檉柳、塔裡木檉柳、金塔檉柳等5個新種,成為中國檉柳家庭四分之一屬種的發現人和定名人。除了檉柳,他也研究其他固沙植物,對約200種植物進行了系統研究。
“發現新種僅僅是一個開端,接下來如何大面積推廣種植才是關鍵。”劉銘庭說。此后,他開始潛心研究紅柳的育苗和造林。經反復試驗,他將紅柳育種、產苗量由每畝5萬株提高到50萬株,扦插育苗的畝產苗量達到12萬株,在全世界領先。
隨后,劉銘庭又發明了用洪水沖刷引種紅柳和其他固沙植物的方法並在全疆推廣,擴繁紅柳數百萬畝,在沙漠邊緣筑起了綠色屏障。他本人先后獲得國際、國家、省部級獎28項,其中聯合國荒漠化治理獎3項。
“沙海淘金”助農增收
沙漠綠了,風沙小了,但劉銘庭更著急的是沙區群眾沒有從防沙治沙中得到實惠。
因此,在阻擋流沙侵襲期間,劉銘庭在策勒治沙站開始進行紅柳大芸人工接種試驗。大芸又名肉蓯蓉,寄生在紅柳根部,是沙漠中珍貴的中藥材,但從未進行過人工繁殖。劉銘庭於上世紀80年代末首次試驗成功。
1995年,於田縣相關部門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劉銘庭,尋求“沙海淘金”的辦法,劉銘庭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他從策勒治沙站拉了2萬株培育好的紅柳苗子,來到於田縣奧依托格拉克鄉,在沙堆中平整出50畝試驗地,開始在紅柳根部試種大芸。兩年后,紅柳大芸試種成功。為了讓農民安心種植大芸,劉銘庭帶著妻兒在試驗田邊住了下來。
2003年,劉銘庭獲得全國大芸種植的第一個發明專利,緊接著又成功研發出大芸“開溝播撒高產法”。
“科學技術不能鎖在抽屜裡。”劉銘庭說。從那時起,他一直把技術無償傳授給周邊群眾。20多年間,他手把手教會了許多維吾爾族群眾種植大芸。
在劉銘庭和當地政府的推動下,紅柳大芸慢慢被市場認可。目前,和田地區大芸種植面積50多萬畝,畝產最高達200公斤,成為我國大芸重要產地和集散地,許多老百姓因此增收致富。
“沙海淘金”成為現實,劉銘庭曾經的心願也實現了,但他依然沒閑下來,除了寫書,劉銘庭還希望能找到另一種能在沙漠中產生效益的物種……(謝慧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