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VR唤醒千年文物 AI解码国宝传奇

2025年11月27日10:07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龟兹乐舞近在眼前,好像伸手就能够得着里面的舞者。”近日,在新疆库车市龟兹博物馆数字化展厅,游客杨先生摘下VR设备后难掩兴奋。借助VR技术设备,盛唐时期的龟兹生活场景跃然眼前,街道熙攘,商旅穿行,佛寺壁画绚烂,鸠摩罗什正在讲经说法,沉睡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被“唤醒”。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桥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肩负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围绕这一使命,新疆各地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引入VR、A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与复原,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让千年文物在数字空间里“活”起来、“动”起来。

“这个人工智能问答机真有趣,我不懂的问题它都能回答。”11月23日,在新疆博物馆“中华锦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国宝展”展厅,9岁的彭宇涵在和人工智能问答机互动。走进该展厅的全域交互剧场,尼雅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仿佛就在身边,沉睡在沙漠中的文物触手可及。通过空间数字声场、体感交互等技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这一国宝级文物所蕴含的知识、智慧和艺术被生动呈现。

展厅中的数字织机同样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数字织机采用木质实体和电子屏幕相结合的方式,将织造原理转化为可触及、可感知的操作体验,游客手持梭子按要求完成“编织”,绚丽的纹样便会出现在屏幕上。“仿佛穿越千年,古人的织锦智慧太令人赞叹了。”游客陆敏敏感慨道。

在尉犁县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展厅,游客们跟随屏幕导览穿越时空,能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区域长城景观的魅力。“借助现代化技术,游客可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理解长城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史价值。”该博物馆馆长樊志鑫说。

在吐鲁番雅尔湖石窟,游客通过AR设备可以观赏高昌回鹘时期的石窟盛景,壁画的绚烂色彩、飞天衣袂飘舞的细节清晰可见。“数字化建设让文物保护和展示都有新的突破,我们能完美再现雅尔湖石窟的艺术魅力。”吐鲁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建东介绍,团队通过高精度数字扫描与虚拟复原技术,对石窟壁画进行系统性的数字化保护与再现,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也为游客打造了“虚实结合”的观赏体验。

近年来,新疆各地博物馆以创新性实践再现文物风采,成功将博物馆的厚重历史转化为生动表达,让历史可触摸、可参与、可延续,真正实现“科技赋能文化,数字传承文明”的愿景。(赵梅)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