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新疆的巨变”

参加“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采风活动,辽宁日报记者李冰随身带着一份特殊的礼物——印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图案的卡片包。
今年4月,她的丈夫来新疆出差时,给她寄了两件礼物,20“斤”葡萄和一个卡片包。“有趣的是,收到葡萄,一掂量,我才发现,新疆所说的‘斤’,原来是公斤。”她哈哈笑道。
至于卡片包,她更是爱不释手。因为她知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图案的深远意义。“这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物证。”她说。
李冰特别想借这次出差的机会,到自治区博物馆看看实物。9月15日到达乌鲁木齐时,刚好是周一,博物馆闭馆。“没能看到实物,这让我很是遗憾。”李冰说。
这次来疆之前,李冰对新疆的印象都是来自丈夫的介绍。她的丈夫近年来经常到新疆出差,每次来新疆,都会给她带去惊喜。
有一次,丈夫给李冰带了一箱石榴。李冰说:“石榴我吃过,但那种从外到里的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丈夫还会给她带玛仁糖。“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真正的玛仁糖,那么多干果,那么甜。”李冰说。
这一切,都让李冰对新疆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这次采访,李冰一路不停地拍着视频,希望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现场和瞬间。她还跟爱人共享着自己的位置。
“这次来新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是那么团结,相处是那么融洽。我一定要把美丽新疆的方方面面传递给我的家乡。”李冰说。
对新疆充满向往的,还有甘肃日报首席记者白羚媛。
9月16日,在博乐市青得里镇阿里翁白新村,采访完一家民宿刚一出门,戴着哈达的白羚媛就被一位来自伊犁的游客拦住了。
“戴着哈达的,都是尊贵的客人,请尝尝我们的羊肉串。”
“你们自己吃哦,谢谢啦!”白羚媛微笑婉拒。
“不吃不行呢,在新疆,客人不吃主人送的东西,主人会生气的!”
得知白羚媛是记者,一位来自伊犁的游客说:“一定要把我们大美新疆宣传到全国去!”
正是新疆人的这种淳朴和热情,让白羚媛一直对新疆念念不忘。
早在2016年,还在兰州读大学的白羚媛就报名参加了支教活动,来到五家渠市支教了2个月。2017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乌鲁木齐仟叶学校当了语文老师。
“我对新疆特别有感情,但干了1年后,我被父母‘提’回了兰州。”她遗憾地说。
在疆期间,她每当遇到困难,就会有同事帮忙,比如帮忙租房,帮忙搬东西等。“在我刚出校门最青涩的时候,远离家乡来到新疆,感受到的不是孤独,而是家庭般的温暖。”白羚媛说。
谈起即将进行的赛里木湖采访安排,她说:“我从网上看到,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赛里木湖都被美哭了。当面对大自然的那种澄澈和纯净时,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新疆的大美而哭泣。”
福建日报社编委林永龙已不是第一次来疆。上次来新疆还是4年前,当时他带队来昌吉采访福建援疆工作。“当天来,当天回,没能好好看看新疆,很是遗憾。”他说。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这次采访给了他弥补遗憾的机会。为了做好这次报道,来之前,林永龙特意查阅了新疆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做足了功课。
“70年来,新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新疆的巨变。”他说。
林永龙透露,福建日报正在搭建网络平台,展示新疆特色产品,“我们希望能帮助新疆把特色产品销往东南地区。福建是对口援疆省市之一,这项举措可以进一步深化福建和新疆的经贸往来和兄弟感情。”(王永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