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持续激发兵团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7月3日,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疆品入鲁”新疆好品展销馆内人潮涌动,挑选新疆名特优产品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坚果、牛羊肉等成了馆内的“抢手货”;在距离山东5000公里的新疆,通过“鲁品进疆 疆品入鲁”线上平台,职工群众动动指尖,即可买到山东省16个地市的众多知名品牌特色产品。
从“单向支援”到“双向赋能”,从 “点上帮扶”到“体系共建”,2023年以来,各援疆省市与受援地深化合作交流、促进互惠共赢,依托援疆资源与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产业援疆工作,实现产业发展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产业援疆综合效益持续提升,有力促进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援疆干部创新思路,组建产业援疆小组团,以制度创新、模式突破、服务升级为重点,搭建虚拟产业园服务管理平台,推动成立二师河北商会,为河北企业与师市搭建合作桥梁。同时,将落地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援疆项目全部纳入虚拟产业园,多方联动、整合资源,为入驻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有效推动二师铁门关市招商引资由“拼政策”向“拼服务”转变。2023年至今,产业援疆小组团已引进14个项目落地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涵盖纺织、装备制造、化工、云计算等产业领域,总投资16.5亿元。
在四师可克达拉市,新疆中雅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的服务器用高性能电极箔项目首期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总投资37.12亿元的金海生物6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热电联产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预计在今年10月投入试生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0亿元……长期以来,江苏省镇江市积极发挥援疆作用,坚持精准招商与产业链延伸“双轮驱动”战略,助力四师可克达拉市逐步构建起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推动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推进产学研融合,辽宁省积极促成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浙江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校院士团进疆,与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煤化工共性研究院和联合实验室,推动一批成果先后落地转化,有力促进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转型。2024年9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5万吨煤制乙醇和22.5万吨氯乙烯的现代煤化工厂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以煤制合成气为源头、多种产业链条耦合互补的新发展格局。
眼下,在三师五十四团的农田里,油莎豆长势喜人,已进入管护关键期。为更好打造全国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示范基地,广东省着力将团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投入援疆资金4000万元,推动建设集油莎豆清洗、筛选、烘干、存储、包装于一体的油莎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油莎豆加工链条的全机械化、自动化,让产业链增值收益稳稳留在职工群众的口袋。目前,该产业园已引进7家企业,开发10余种产品,预计11月底全面投产,年内产值可达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放眼天山南北,在对口援疆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兵团产业发展动力澎湃、活力奔涌:园区共建落实落细,带动产业联动升级;重点产业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各师市成为投资热土;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一批强产业、惠民生、促发展的援疆项目落地生根、投产见效,为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王素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