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援疆干部肖非:跨越山海 守护人民健康

2025年07月01日09:24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6月28日,当晨光穿透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窗棂,肖非又一次翻开那本边角微卷的工作日志。扉页上“强院、传技、育人”六个字,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发亮,恰似他跨越万里山海,将医者初心深深镌刻在边疆大地上的执着印记。

2023年4月,作为中山大学杰出医疗人才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肖非毅然接过第十一批“组团式”援疆广东省医疗队队长的重任,并担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800多个日夜,他带领广东省援疆医疗团队扎根边疆,推动医院综合实力跃居全疆前列,2024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初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肖非迅速切换到“临床实战模式”,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投入工作。“提升边疆地区医疗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长远规划和切实可行的举措。”他带领团队构建起“四梁八柱”发展体系,从党建引领到学科建设,从人才培养到科技创新,每个环节都下足了功夫。

“不能让百姓跑万里去看病,要让技术跑万里来救人。”秉持这一信念,肖非全力搭建粤疆医疗协作桥梁。积极统筹广东省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组织心血管、儿科、肿瘤等重点学科专家团队奔赴新疆;建设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推动医疗援疆国际化发展;创新实施“名医带教”“科室共建”等模式,将先进的诊疗技术与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实现“输血”与“造血”双轮驱动。如今,随着“广东名医进疆工程”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复杂病症在当地就可诊治,喀什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石。肖非确立了“本土培养+广东支援”双轨机制,创新构建“输血+造血”协同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他的推动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南疆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如今,全院共有65个“名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挂着“师带徒”结对表。

该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库尔班妮萨·吾拉音对肖非接诊脂肪肝患者的场景记忆犹新。面对反复就医无果、检查单堆积如山的患者,肖非专注倾听患者絮叨就医经历,逐页核对数据,反复讲解病情和注意事项。“肖院长用行动教会我,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俯身倾听患者诉求的耐心。这份对职业的敬畏,是我行医路上最珍贵的教科书。”库尔班妮萨说。

科研创新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引擎。作为科研专家,肖非将自己的科研经验与边疆医疗实际需求相结合,带领团队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他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助力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获批新疆地州级医院第一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推动医院科研水平跨越式发展。肖非还首创“粤疆科研管理协同体”和“院长科研门诊”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流程指导,点燃了全院科研创新的热情。

800多个日夜,肖非用脚步丈量着边疆的土地:在基层义诊现场,他与患者亲切交谈;在深夜灯下,他专注修改医院建设方案;在门诊诊室里,他手把手向年轻医生传授技术……“援疆不是一阵子,是一辈子的牵挂。”这份牵挂,源于肖非对医者初心的坚守,源于他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肖非的援疆故事,是医疗援疆的生动缩影,更激励着无数医者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宋雅文)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