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援疆干部李海利:用科技守护农牧民钱袋子

2025年06月30日11:04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在哈密市水草丰美的牧区,总能看到一位身着白大褂的科研工作者穿梭于牛羊群之间。他就是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海利,一位用坚守与创新,为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的牧区守护者。

六月的新疆骄阳似火,每次从养殖中心或牧场回来,李海利都会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对新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

自援疆以来,李海利全身心投入到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中。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人员解决了哈密市分离鉴定支原体、生物防治、细菌病诊断与防控及高通量测序等一系列科研难题。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是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李海利看来,任何一次重大疫情都有可能导致农牧民返贫,有效的防疫体系对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至关重要。

2024年,哈密市出现一种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溶血性曼氏杆菌。由于当时对这一疾病了解有限,缺乏防控技术,给当地畜牧业造成了损失。

李海利率领团队日夜坚守在实验室。连续数月,团队成员在无数次的实验、观察与分析中反复摸索,厚厚的实验记录本上,详尽记录着每一次尝试的数据与结果。

经过不懈努力,李海利团队成功研制出“富营养”培养基,分离出溶血性曼氏杆菌,并确定其与支原体为哈密市肉羊呼吸道综合征的混合病原,同时通过中草药预防治疗及疫苗免疫,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

在牧区,动物腹泻一直是中小规模养殖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曾让哈密市牧祥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斌头疼不已。“只要一个电话,李老师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检测分析,再对症下药。”韩斌说,每次远远看到李海利的身影,他心里就有底了。

针对当地牛羊驼腹泻的痛点,李海利研发了“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技术体系,在哈密市一区两县11个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合作社试验示范,示范牛羊驼2万余头/只/峰,腹泻发病率大幅减少。

科研不能停留在论文里,必须变成农牧民口袋里的收益。奶驼产业是哈密市优势特色乳产业,随着从散养发展到集体养殖,奶驼出现了异食癖的情况。

李海利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组织协调河南兽药企业和后方单位专家组,全面分析饲养奶驼的土壤、水样、饲草料等样品,根据实验数据,研制适合奶驼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解决了异食癖难题。

在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李海利始终坚守生态底线,探索出生物防治新路径。

李海利在基层调研中得知不少养殖户被蜱虫所困扰。“牛羊梨形虫病是危害哈密肉牛、肉羊养殖的重大疫病,而蜱虫是主要传播媒介。”他说,传统化学防治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为此,李海利带领研发人员开展生物防治研究。历时近两年,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安全的杀蜱生物制剂,填补了疆内蜱虫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空白。该制剂无毒无害,为梨形虫病源头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畜牧产业,“输血”远不如“造血”。作为“小组团”援疆团队负责人,李海利组建7名博士专家团,建立“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协调组织专家团队到哈密市开展培训,将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等引入受援地。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是李海利始终思考的问题。从实验室到牧场,从论文到产业,他正用科技之光照亮边疆牧区振兴之路,“科技兴牧的道路还很长,我将继续扎根边疆,用科技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牛羊驼。”(杨舒涵)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