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油女工到人民文学奖得主

在近日揭晓的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榜单中,新疆作家李琸凭借散文《我有一片戈壁》斩获新人奖。这位扎根油田的90后作家,用真挚笔触将克拉玛依戈壁的苍茫与石油人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这片戈壁的故事能被看见、被推荐、被肯定,我非常感动。”从颁奖礼归来后,李琸立即投入长篇小说《蜃城》的修订工作。这部以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史为蓝本的作品,致力于讲述“父辈”的故事,让油井深处的记忆在文学中重生。
李琸本名李春华,她的父辈们很早就来到克拉玛依工作,爷爷从事教育工作,爸爸干过采油工、清洁工、环卫工。李琸与文学的缘分在大学时期便已结下,2014年,还在校园的她开启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返青》的创作。彼时的她趴在宿舍床头的桌子上,在台灯暖光中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雏形,用10万字重绘童年记忆。大学毕业后,李琸成为新疆油田公司的一名采油工,日常工作之余,她坚持文学创作。当戈壁滩的黑毛风裹挟沙砾扑面而来,当“磕头机”单调的机械声穿过荒原,这个年轻人却在艰苦的一线工作中,触摸到了真正的创作之源。
“刚开始采访采油班里的工人,我特别羞涩,都是通过发微信或发信息采访。后来熟悉了,每天下班我就和他们一起蹲在大门口边等班车边聊天,这些都成为我日后的写作素材。”李琸从一线工作中汲取丰富的素材,将新疆石油人的生活与情感倾注笔端,从在《钟山》杂志首发《返青》,到如今获奖的《我有一片戈壁》,其创作始终扎根油田热土,此次获奖正是她对戈壁生活深入观察体悟的结果。
《我有一片戈壁》发表于《人民文学》2024年第2期,创作灵感源于李琸初入采油一线的工作经历。“那时跟着师傅来到戈壁滩,四下望去一片荒凉。我问自己:真要在这儿待一辈子吗?”后来,她对油区、“磕头机”和石油人了解愈深,才发现这些在荒凉中坚守的人,内心藏着最丰沛的情感。正是怀着真挚的情感写作,文中志平师父拉刹车时的自嘲,收废品婆婆佝偻的背影,连同戈壁滩上永不缺席的晨昏,在李琸笔下都是那样的生动感人。当这篇散文走进高中课堂、成为高考模拟试题时,那些学子或许想不到,文字背后是作者7年戈壁生涯的真实生活。
人民文学奖是我国文学界具有权威性的奖项之一,评委会在对散文《我有一片戈壁》的评论中这样写道:“散文之美贵在真。《我有一片戈壁》就是这样一篇质朴自然同时饱含真情的美文。文章的题眼在‘我’,在对黑毛风、戈壁滩、‘磕头机’、巡井路、梭梭丛、馕与野鼠等风物和细节的刻画中,作者始终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戈壁采油工作的甘苦风霜跃然纸上……”
近年来,李琸的作品陆续登上《钟山》《西部》《西湖》等文学期刊。谈到创作理念,她始终坚信:“好作品应该贴近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带给人前行的勇气。最幸运的是,我既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我写的就是身边这群最熟悉的人。未来,我会继续扎根油田,用文学讲好石油工人的动人故事。”(贾春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