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何成:独具慧眼的电网材料“诊断师”

2025年05月02日11:15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在新疆广袤大地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绵延超1万公里,2万多座铁塔耸立,承担着“疆电外送”使命。

在庞大电网背后,有一位默默坚守的电网材料“诊断师”——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技术研究所材料技术室无损检测专责何成,他以匠心和专业,为新疆超特高压电网设备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刚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何成坚定地说:“这份荣誉既是认可,更是责任。万家灯火的背后,是电网材料的安全支撑,我要当好‘把关人’,守好电力安全生命线。”

新疆气候条件复杂,强风沙、大温差、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时有出现。面对这样的环境,何成深知电网材料随时可能面临严峻考验,自己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每一次与电网设备材料的“交锋”,都是对隐患的精准阻击,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筑牢电网安全第一道防线。

电力行业中,材料专业相对冷门,何成却将其视作毕生事业。入行30年,他扎根设备材料检验检测岗位,以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精研每一个参数、严控每一处细节,把材料检测事业做到极致,为电网设备质量保驾护航。

入职以来,何成遍访国内十几个电力研究机构,调研百余家设备生产厂家,熟悉、掌握生产工艺和材料特性。经过多年打磨,何成掌握了电力设备材料检测的“绝活”,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同时拥有超声波、电磁涡流等近10项高级检验检测资质的技能专家。

2010年,新疆首条750千伏乌吐哈输电工程与西北主网联网,该线路途经十三间房等多个风区,气候恶劣、环境复杂,持续强风导致的数万件金具磨损失效危及电网安全。面对国内无相关标准和经验的困境,何成多次奔赴现场勘查,收集了大量金具磨损样品及相关技术资料,搭建金具疲劳磨损试验平台,对金具样品进行解体分析和反复对比试验,在百万次磨损试验的基础上,最终选出更耐磨的金具结构型式并投入使用。改型后的10345套金具自2012年投运至今未出现明显磨损。

此后,何成带领团队五年磨一剑,成功研发了一系列环境等效模拟试验装置,相关方法纳入行业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2022年,他又采用激光强化技术研发出表面激光强化耐磨金具,攻克国内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金具磨损难题。

在现场排查隐患,何成的“诊断”能力更是令人惊叹,往往仅用一两项试验就能精准判断出故障材料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023年4月,某新建线路投运在即,却发现个别防振锤掉落,施工单位千里求援。何成用显微镜“抽丝剥茧”,1小时内揪出1.5毫米钢绞线中0.1毫米的裂纹,避免了价值2000余万元的损失。这些惊心动魄的“诊断”故事,早已成为电力行业的传奇。

这些年,何成带领团队行程30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疆2000余个电力工程现场,累计完成近百万件电力设备材料的检验检测。在他监督指导下的电源企业未发生一起因设备材料导致的重大设备故障,经他手检验检测的入网设备更是零缺陷投运、零故障运行。

何成30年如一日,在冷门的材料专业深耕,用匠心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的责任与担当。他说:“只要电网还在输送电能,我的守护就不会停歇。”(张艳芳)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