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党员“赶集”打通微治理

近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文华街道辰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民生实事认领会”正热烈进行着。“我们认领小区便民饮水机”“困难群众慰问工作交给我们”“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集市,我们保证每期都参加”……辖区6家共建单位的党组织书记纷纷发言,竞相认领服务项目。
近年来,巴州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积极创新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组织联动、资源整合、服务下沉等有力举措,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州已有19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2.6万余名党员积极响应,结对包联645个小区,推动党组织深深扎根基层,汇聚各方资源,让服务能够直接抵达群众身边,使城市微治理焕发出全新的效能。
“曾经,社区服务力量十分薄弱,如今,共建单位主动参与进来,服务的覆盖范围更广了,内容也更加实在。”文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俊伟感慨地说。往昔,基层治理力量较为分散,难以充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巴州提出了“三个全覆盖、四个优先”原则。“三个全覆盖”即驻州机关单位全覆盖、城市社区全覆盖、单位党员干部全覆盖;“四个优先”则是重点小区优先、力量均衡优先、选派驻村优先、就近就便优先。这一原则精准统筹了结对共建双方的需求与优势。
巴州应急管理局等15家单位率先与文华街道结成对子。他们依托联户茶会、议事点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并通过“党员集市”“微心愿”等特色载体,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使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现在小区环境干净多了,住着心里也亮堂!”博湖县博湖镇芦花社区居民马麒对在小区打扫卫生的志愿者连连称赞。在芦花社区“携手绘梦”志愿服务队队长吾尔古丽·巴拉提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协作默契,高效打扫着卫生。
巴州党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高波说:“联社区包小区结对共建机制实施以来,高效推动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城市社区重点小区的全面覆盖,实现了单位党组织包联与住宅小区规模相匹配,力量基本保持均衡。”
走进库尔勒市迎宾街道冠农社区的幸福食堂,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一道道菜品摆放在餐桌上。辖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可口又实惠的饭菜,一边唠着家常。
冠农社区党委书记王晓说:“社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整合了各功能室、闲置场地等空间资源,开办了食堂,为居民提供价格2元至16元的小碗菜,每天都能吸引100余名居民用餐,方便了辖区居民群众。”
冠农社区幸福食堂是巴州推进优质服务进社区的生动实践,社区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惠老价,每餐优惠1元,每天由社区居民志愿者轮流在食堂帮忙引导,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基层治理,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巴州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服务升级,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的转变。(周海霞 冀珊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