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不一般的转场——写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启用之际

2025年04月18日10:46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4月17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与工作人员合影。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

古道驼队连欧亚,新港银鹰贯东西。

4月17日清晨,朝阳映红博格达峰的皑皑白雪,也照亮了全新启航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从这一天起,T1、T2、T3航站楼暂停使用,所有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班全面转至北航站区运营。

远望北航站区飘逸灵动的建筑曲线,在晨光映射下,犹如平地拉出的一道彩练,从微红的天际线,舞向巍峨奔涌的东天山。

焕然一新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将以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年飞机起降36.7万架次能力,开辟出贯通亚欧、东联西出的“空中丝绸之路”。

腾飞的新疆,正以航空网建设的加速度,奔向开放发展的新舞台。

传承创新

打造国际空港新体验

这是一项占地12.6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23.03万平方米的巨大工程,5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为新疆最大单体建筑。

“以天山为母体,丝路为灵感,从大漠、雪山等新疆特有的大地景观中汲取元素,以三山夹两盆地理特征为基础,构思了整体建筑连绵起伏的壮丽景象。”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总设计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建祥介绍。

而矗立于北航站区的99.9米高塔台,恰似在风中绽放的雪莲花,在这幅画卷中尤为瞩目。

进入航站楼,可以看到更多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土黄色幕墙,呼应着大漠风情;大厅地板的丝路花纹,跟如丝带般飘动的吊顶相互映衬,讲述着绵延千年的商旅与文化交流故事。

在给人丰富文化体验的同时,北航站区配备的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如同隐匿于幕后的智慧大脑,悄然提升着旅客出行体验。

出发大厅8个值机岛共168个值机柜台,其中54个为自助托运柜台;120台自助设备可以刷脸值机;人包绑定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将旅客遗落物品送至身边;65条安检通道大大提升安检通过效率;交通中心实现航空、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工具无缝换乘。

将新疆地域特色与国际航空枢纽功能相融合,按照“天山丝路、汇聚八方”整体规划格局,北航站区以航站楼中轴线为中心向外扩展,紧紧环绕交通中心布局,依次建设航站楼、交通中心、塔台、酒店和商业建筑,形成以航站楼为主体的现代空港交通枢纽。缓缓伸出的三条指廊,构成“山”字造型,实现了平面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可以说,北航站区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也是一座文化地标,正以满溢的热情迎接八方宾朋、展示独特魅力。

岁月流金

见证新疆民航新跃迁

作别承载诸多回忆的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开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新旅程。

2024年7月,一则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拟更名“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征求社会意见公告发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多年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一次次“长大”过程中,见证着新疆的飞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乌鲁木齐机场在戈壁荒滩上诞生,仅有一条经过碾压形成的长1800米、宽100米的土质跑道,560多平方米的候机楼综合用房。1971年,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并定名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其目标是建成“通过新疆飞出去的国际机场”。

1994年至2001年期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进行第二次改扩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退休干部胡家良是T2航站楼工程的项目经理。“我们对T1航站楼进行了扩建。后面又参与了T2航站楼建设。”让胡家良记忆最深刻的是,由于工程难度大、结构复杂,大家一起钻研创新了很多工艺。

全国劳动模范、新疆机场集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站区管理部资源管理中心主任王智成那时刚参加工作。王智成参与过T2、T3航站楼建设,在T2航站楼刚启用时,他每天行程近10公里,记录行李输送、扶梯、登机廊桥等系统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每完成一次改扩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服务能力、运营效率、辐射范围等诸多能级指标便实现一次飞跃。

2007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T3航站楼开建。那是一次令人惊叹的跨越,2011年,也就是改扩建完成的第二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到2016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2024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776.57万人次。

随着北航站区启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旅客、货邮吞吐量将实现倍数增长,就此掀开新疆民航发展史上崭新一页,将新疆与世界拉得更近。

逐梦远航

承载开放发展新使命

今日的新疆,旅游兴疆战略步步深入,五洲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已然跃升为全球旅人心中最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和21%。

如此庞大的人流、资金流汇聚新疆,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更如同一座无形桥梁,极大地拓展新疆与外界的交流广度与深度,为外贸发展铺就坚实道路。2024年,新疆外贸成绩同样耀眼,一举跃上4000亿元台阶。

在迅猛的发展态势下,乌鲁木齐凭借独特地缘优势,在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与另外六个城市共同被定位为“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全国共有250多座民用运输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只有22座。

当下,新疆正在全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随着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的全面推进,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航空、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愈发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加速形成。

北航站区,这座现代化丝路交通综合枢纽的启用,无疑为乌鲁木齐提升枢纽能级按下了“加速键”。未来,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还会持续升级,致力于打造成为辐射周边区域、紧密连接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与相关国际航空运输通道的关键节点,构建独具区位优势的国际航线网络,在助力新疆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国家向西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更加卓越的姿态融入全球航空运输格局。

“新疆机场集团将继续在货运航线网络布局、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口岸便利化水平、货运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建设向西开放国际通道。”新疆机场集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总经理杨洪峰表示。

向新出发。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正以蓬勃之姿,开启崭新篇章,让世界通过这里,清晰地看见这片土地的无限可能。(史儒雄 马伊宁)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