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古今交响

巧妙融入现代设计的“五星出东方”帆布包;麒麟、白虎、凤凰、鸾鸟跃然眼前的文创保温杯;将锦护臂上的云气纹与星芒图案复刻于皮质封面的笔记本……新疆博物馆文创大厅“五星出东方”专柜前,来自四川的游客王若楠拿起一款金属书签感叹:“这些文创产品纹样精致又方便携带,带回家不仅可以自己留作纪念,还可以送给亲戚朋友。”
作为20世纪中国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1995年10月至11月间,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发掘了8座墓葬,发现大量随葬品,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出自8号墓的织锦,上有8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现藏于新疆博物馆,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可谓国宝中的国宝。该锦护臂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两边各有三条绑绳,蓝、绿、红、黄、白五色经线织出云山、星象、草木和鸟兽。经分析鉴定,这块织锦为五重平纹经锦,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展现了汉代最杰出的丝绸织造工艺。
在汉代,文字织锦成本高昂,用语亦极为考究,带有吉祥语的织锦多为朝廷命令或封赏赐赠。专家认为,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或许是中原王朝的馈赠。“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我国古代星占用辞中的吉祥词。“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东方”是我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国”当时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五星出东方”即“五星聚会”或“五星连珠”现象。古人相信,当五星汇聚东方,中原王朝(中国)便将安宁昌盛。这件锦护臂带着中原气韵出塞西行,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彰显了新疆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这件方寸之间的文物,不仅是丝路文明交融的见证,更成为今日文创灵感的源泉。新疆博物馆以这件国宝为原型,研发了冰箱贴、行李牌、丝巾等装饰性强、审美价值高的产品,卡包、笔记本、托特包、茶具等实用与美学结合的文创产品,以及万花筒、拼图等趣味益智玩具。从复刻纹样的美学表达,到融入日常的功能设计,文物元素正以多元样态叩击现代生活的大门。
该系列文创产品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不仅广受游客喜爱,还赢得专家一致好评,在“新疆礼物”2024新疆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展评活动中荣获金奖。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表示,将继续深化对文物历史内涵的挖掘,研发更多兼具创意、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创产品,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该文创产品的“破圈”不止于博物馆货架。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孙秀琴深耕十年,将织锦元素融入时尚领域。2024年5月1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上,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创意元素设计的30多款文创产品圈粉无数。
“新疆的历史文化是我创作的主要源泉,我要通过创意转换让沉寂的文物焕发新生。”孙秀琴说。2014年,她携“五星出东方”时装发布会亮相北京,将织锦纹样、色彩与造型元素融入礼服设计,惊艳全场。此后十年间,她的团队陆续以这件国宝文物为元素开发出礼服、职业装、生活时尚及文创产品等,多次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展会,其中设计研发的“五星出东方”布包被选为中国驻各国大使馆“新春暖心包”慰问礼品,让丝路瑰宝以时尚姿态走进现代生活。
如今,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仍在继续。今年6月,新疆博物馆集历史叙事、科技互动、文化体验于一体的600平方米“国宝厅”将向公众开放。除展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这一国宝级文物外,展厅将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200平方米数字展室,演绎与文物相关的场景和事件,为游客提供新颖丰富的体验。当全息光影重现汉代织机的经纬交错,文明的密码将在科技赋能下,向未来传递更清晰的回声。(贾春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