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这场演出用音乐演奏二十四节气

2025年04月16日10:31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4月14日,演员在《时和岁丰——二十四节气主题音乐会》上表演鼓乐《时和岁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4月14日晚,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剧目《时和岁丰——二十四节气主题音乐会》在新疆艺术剧院剧场精彩上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项目之一,该音乐会由新疆艺术学院倾力打造,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节气文化内涵,为观众奉上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音乐会围绕“春之萌动”“夏之热烈”“秋之收获”“冬之静谧”四大篇章展开,精选13首原创与改编曲目,融合交响乐、民族器乐、合唱等艺术形式,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节气故事。开篇鼓乐《时和岁丰》以磅礴气势拉开音乐会的序幕;竹笛独奏《春天》与民乐合奏《昆仑之春》勾勒出万物生长的灵动画卷;马头琴合奏《奔腾》与冬不拉齐奏《夏至》展现草原民族的热情豪迈;单簧管重奏《鸿雁》与手鼓独奏《丰收》传递金秋的喜悦;民族室内乐《冬韵·丝路弦歌》以悠远旋律描摹丝路雪景,合唱《雪花的快乐》为冬日注入诗意浪漫;返场曲目《时光织耕谣》通过合唱与民乐的交织,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情绪随旋律起伏共振。当《鸿雁》旋律响起时,台下观众轻声应和;《城南送别》深情的演绎唤起了情感共鸣。“《夏至》让我仿佛看见草原丰美、牧民欢庆的画面。”观众祖妮热·图尔荪感慨道,这场音乐会让人真切感受到节气文化的魅力。

“在作品创编中,我们系统梳理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民月令》等古籍文献,采集新疆各地节气民俗影像,通过交响乐、民乐重奏等形式的创新诠释,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雷嘉彦说,未来将持续打造学术与艺术融合的文化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贾春霞)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