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塔克拉玛干 用笔和镜头传递边疆之声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蜿蜒穿行,孕育出一片绿洲村落——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2019年6月,“湘妹子”李鑫从湖南文理学院毕业,带着青春朝气和对未来的憧憬,毅然踏上了这片土地,成为达里雅布依乡政府的一名基层干部。从此,这里便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写下了她的青春诗行。
初到达里雅布依乡,李鑫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所吸引,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达里雅布依乡地处沙漠腹地,交通不便,相比新疆其他地方有些落后。”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这里,一度成为李鑫心中的执念。
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对互联网的了解,李鑫发现以影像记录和宣讲是一种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达里雅布依乡的好方式。于是,她拿起笔和相机,深入沙漠,跟随当地居民一同植树,开始记录这片土地上每个艰辛又充满希望的瞬间。
经过无数个日夜努力,李鑫和丈夫艾青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沙漠小镇的守护——达里雅布依植树记》诞生,真实地展现了达里雅布依乡各族群众为了守护家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纪录片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科普中国”2020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普微视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在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播出。
“我兑现了初来达里雅布依时对自己的承诺,努力没有白费。”李鑫笑着说。通过这些平台,达里雅布依乡的植树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更多人知道了达里雅布依乡,了解到沙海植绿背后几代人的坚守与付出。
李鑫很关注达里雅布依乡的建设发展和百姓生活变迁。在创作的《我们的小康》《沙漠小镇:千年跨越的幸福生活》等作品中,她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村民吃穿住用行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洋溢着幸福和希望。
在宣讲时,李鑫也努力传递着新时代青年敢为人先、胸怀家国的声音。她连续两年参加自治区百姓巡回宣讲团,带着精心准备的故事,奔赴各地州市开展了29场宣讲。在讲述天津第九批援疆干部席世明的入疆581天故事时,她的讲述情真意切,让听众了解到了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更激发了大家对边疆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李鑫是记录者、宣讲人,也是参与者、建设者。她积极参与基层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2019年10月,达里雅布依乡完成了整体搬迁,为确保农牧民留得住、能致富,刚搬出沙漠腹地的农牧民开始从沙海中“淘金”。
“对于世代与沙漠打交道的达里雅布依人来说,在沙漠中‘淘金’这件事让他们半信半疑,但随着450亩梭梭大芸试验地取得了喜人的收获,农牧民们下定决心在搬迁点周边开辟沙地、种植梭梭大芸。”李鑫说。
2020年,李鑫加入达里雅布依乡的植树志愿服务队,与当地居民并肩作战,共同植树造林,抵御风沙的肆虐。
“3月的达里雅布依乡沙尘漫天,乡里男女老少全体出动,搬运、分拣、浸泡树苗,浇水、挖坑、填土……一切都井然有序。”李鑫说,“那一刻,我就突然理解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抗争精神。我们就是要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这片沙海中开辟出美好的未来。”几年下来,李鑫帮助17户农牧民种下了600余株梭梭、红柳树苗。
从刚开始黄沙漫卷到如今绿意丛生,李鑫亲眼见证了这个快被遗忘的村落如何一步步被人们所熟知。如今的达里雅布依,5000余亩梭梭大芸环绕在安置点周边,与蜿蜒而下的克里雅河连成一片,成为黄色沙海中一道风景。
“我是何其幸运,得以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走过每寸奋斗的土地,见证每一份辛勤付出与收获的喜悦。”李鑫说。(司路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