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件北庭故城遗址文物获修复
2025年03月17日09:50 |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从北庭学研究院获悉:北庭故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修复陶器、铜器等各类文物110件。
北庭故城是我国唐代至元代新疆天山以北的行政中心城市遗址,曾为丝绸之路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它见证了历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理,以及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从未间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代代文博工作者在此探寻历史,深入钻研,逐步揭开遗址的“真容”。
“北庭故城遗址出土了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之印’、‘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开元通宝钱币等珍贵文物,印证了其作为丝路重镇的历史地位。为了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2021年我们建设了文物修复工作室,目前已修复北庭故城遗址出土文物110件,涵盖陶器、钱币、骨器、建筑构件等。修复的文物中,不乏具有断代和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性器物。”北庭学研究院考古研究科负责人吴利刚说,修复完成的文物将在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集中展出,部分精品还将通过“数字北庭”线上平台向观众展示,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共享。
“文物修复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材料要可逆等原则,通过清洗、拼对、补配、复原纹饰等工艺,采用传统石膏和新型材料,让残缺的文物重焕光彩。”文物修复师王云说,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研究的基础。散落的陶片经复原后,能帮助学者判断遗址的断代、功能及历史属性。
“今年2月,北庭故城遗址入选国家首批重要大遗址清单,成为新疆唯一获此殊荣的考古遗址公园。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提升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和保护利用水平。”吉木萨尔县文物局局长、北庭学研究院院长马娇表示。(贾春霞、刘潇)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