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全息投影 苏幕遮舍利盒“重回”新疆

2025年02月23日11:08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踏入新疆博物馆二期三楼11号厅,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静候着每一位访客。这里正在举办《丝绸之路乐器展》,展览凭借一系列珍稀的乐器文物,向观众展现了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新疆乐舞文化的绚丽多姿与丰富多元。在众多展品中,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呈现的苏幕遮舍利盒,无疑最夺人眼球。

苏幕遮舍利盒,这件诞生于唐代的珍贵文物,出土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苏巴什佛寺的西大寺遗址。然而,1903年它命运陡转,被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盗走并流失海外,如今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舍利盒由木质制成,刚被发现时,盒身被红、灰白、深蓝三种色彩包裹,盒内仅有骨灰留存,外观并无特别之处。直到1957年,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时意外察觉,舍利盒的颜色层内竟暗藏绘画痕迹。剥去表面颜料后,盒上绘制的精美龟兹乐舞图跃然眼前。

龟兹乐舞,闻名遐迩,在唐朝更是盛极一时,但此前一直缺少形象化的记录。舍利盒身周围绘制的一组生动鲜活的乐舞图,堪称反映龟兹音乐舞蹈(歌舞戏)艺术的罕见珍贵形象资料,也是龟兹当时社会世俗生活的真实缩影。这一重大发现,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从舞蹈者所戴的各式面具以及乐舞的热烈气氛来看,这是一幅典型的龟兹“苏幕遮”乐舞图,也就是古代西域地区著名的歌舞戏乞寒胡戏。它不仅为史料中记载的“苏幕遮”增添了新的有力佐证,而且对当时龟兹的乐器、服饰、鞋帽及习俗都有形象描绘,是了解古代龟兹地区世俗生活、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的不可多得的实证,堪称龟兹古国传世的无价瑰宝。

然而多年以来,国内观众只能通过图片、画册等平面形式去观摩和想象苏幕遮舍利盒这件稀世珍宝的风采。这件源自新疆的重要文物,始终无法真正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此次,新疆博物馆借助高科技手段,让这件珍贵文物在本土“重焕生机”。

全息投影技术,作为记录并再现物体三维图像的先进科技,被巧妙地运用到了此次苏幕遮舍利盒的展示上。当参观者走近全息投影展示柜时,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便能直观地看到悬浮于柜中的三维影像——苏幕遮舍利盒仿佛跨越了时空,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在这件全息投影的舍利盒上,盒盖顶端的图案清晰可辨,四组连珠纹里,手持筚篥、琵琶、竖箜篌等乐器的带翼天使像栩栩如生。盒身展开图更是气势恢宏,二十一位舞者身着华丽盛装,欢快地跳起苏幕遮舞。其中,十人头戴各式假面具,五人腰间佩剑,六人演奏箜篌、排箫、阮咸、大鼓、鸡娄鼓等乐器,整个场景鼓乐喧天,气氛热烈,生动地勾勒出西域乐舞艺术表演的宏大盛况与超强感染力。

借助全息投影技术,参观者能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欣赏这件珍贵文物,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这种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不仅让观众能近距离感受文物的独特魅力,更能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这件文物着实令我惊叹,如此清晰直观地目睹昔日龟兹乐舞盛景,真可谓一眼千年。若没有对展品的深入了解,绝做不出这般有内涵的展陈。”观众林伟航感慨道。(高芳)

(责编:李龙、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