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娅·巴合提代表:文物“活”起来 文化“火”起来

“十分期待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落地见效。”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这让参加立法意见征集的在疆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有了更大干劲。
卓娅·巴合提是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她说,利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助力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是人大代表的责任。
2024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全国掀起热潮,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充分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阿勒泰地区丰富文物资源,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故事、考古实物讲好新疆故事,卓娅·巴合提有自己的思考。
日常工作中,卓娅·巴合提负责馆藏文物讲解和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她撰写文物小传,参与设计“石人打卡小程序”等数字化项目,不仅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提升了博物馆魅力值,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持续做好文物研究、阐释工作,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卓娅·巴合提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卓娅·巴合提始终聚焦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去年全国人代会上,她提出“关于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野外文物保护”等三条建议,均获得相关部门回复。看到一条条建议变成一项项有力举措,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卓娅·巴合提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4年,卓娅·巴合提参加阿勒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让她对野外文物保护有了更多新认识。“生物侵害、气候变化等都会对野外文物造成影响。”她说,将继续关注野外文物保护工作,持续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发声。
“不断在学习中提高履职本领,提出更多更优质建议。”回首一年履职经历,卓娅·巴合提表示,作为人大代表,会继续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广泛参与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到工作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分量。(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