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新疆园区高质量发展“一路生花”

2025年02月14日11:01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2月8日,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甘泉堡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一隅。作为绿电创新应用示范区,该项目可实现就地就近消纳绿电,提高企业绿电使用比例。甘泉堡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耸的厂房、繁忙的生产线、穿梭的物流车辆……春节假期刚过,天山南北各地开发区、园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个个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

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各地以新作为新气象奋力实现新春“开门红”“开门稳”,既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基础,也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不断获得新发展动力,使开发区、园区成为拉动新疆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攀高逐新

激发创新活力

2月8日,在位于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的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全自动化智能车间,工人们正在对各类组装机器人等进行设备和软件调试。

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是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钵施然公司”)的所属企业。2024年新疆钵施然公司投资5亿多元布局的该智能车间项目,是目前全疆最大的高端农机研发生产基地,用于研发和生产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饲草料高效收获加工机械、林果业收获机械的零部件及整机。

“为了不断提高农机产品性能和料件精细度,这里的关键工位都将实现自动化生产,确保将大部分的装配件生产成统一的通用件,从而提高设备生产、维护效率。”新疆钵施然公司总经办总监吴永丞说,“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得到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有力支持,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后台数据测试,确保软硬件的有效配合,预计2月底或3月实现试生产。”

新疆钵施然公司始终把创新作为强化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在新疆、上海、杭州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专利达217项。

2024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科技创新上亮点频现:全疆首家AI·多模态实验室正式启用,全国首家“陆生藻种质库”生物资源平台建成,化学原料药“大蒜素”获批上市,启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2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3项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及10项院士牵头项目。去年创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增至115家。在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乌鲁木齐高新区跃居第49位。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小敏说,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努力建设面向新疆、辐射中亚的科创中心。围绕主导产业链,推动创新主体提质升级,对已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鼓励企业建立高能级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

开发区和园区是新疆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阵地、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4年11月,自治区召开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开发区、园区工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各类开发区和园区承载力、引领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引擎和重要阵地。

2024年底,新疆发布推动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涵盖培育提升园区产业集群、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等内容。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力促各地将开发区、园区打造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打造服务高地

扩大高水平开放

2月7日,位于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的新疆兆丰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兆丰和公司”)内,饲料加工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

成立于2016年的新疆兆丰和公司2023年投建进口油料压榨生产线,去年两个项目产值实现7000多万元。

去年12月,霍尔果斯综保区铁路专用线粮食物流中心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获得海关总署批准,意味着综保区开通直接进口粮食的功能。

“这对我们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今年我们计划加大原材料进口量。”新疆兆丰和公司副总经理郭海森说。

为了提高监管场地粮食装卸效率和货物中转仓储能力,综保区配备了全自动传送装置,建设了20座筒仓,总仓容5万吨。“以前进口粮食,需要从霍尔果斯铁路站通过汽车倒短运输至综保区,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现在有了铁路专用线,哈方铁路车皮可以直接驶入综保区专用线查验卸车,效率较原来提升5倍以上,企业装卸、运输成本预计将降低10%—20%。”郭海森说。

近年来,随着霍尔果斯综保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以及“保税+”制度创新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其在吸引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新兴业态等方面持续拓展空间和挖掘潜力。在提高服务保障方面,去年综保区投资8.5亿元实施8个重点工程项目,包括优化卡口运行效率,推进搭建综保区智能辅助管理系统等。

2024年,霍尔果斯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值496.15亿元,同比增长20.7%;新增172家企业,累计注册企业681家。

霍尔果斯综保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巴特尔说:“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加快构建辐射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探索推进‘9610+1210’混装申报出境业务等,不断畅通商贸物流大通道。”

聚焦低碳发展

绘制绿色图景

春节期间,新疆昆仑锌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仑锌业公司”)100余名工人坚守在60万吨/年铅锌冶炼工程配套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全力奋战在建设一线。

作为新矿集团火烧云铅锌矿开发利用铅锌冶炼企业,位于和田地区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园)(以下简称“昆冈经开区”)的昆仑锌业公司,其铅锌冶炼项目总投资达85.16亿元,自去年年初开建,今年年底将打通全生产工艺流程。

昆仑锌业公司董事长肖胜祥说,为了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按照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公司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铅锌冶炼技术和设备,并对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全方位制定。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利用生产余热回收发电、窑头喷煤等技术,可使项目年发电量达1.9亿千瓦时,企业绿电占比高达84%;利用水资源循环技术,实现生产生活废水零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经处理后,按国家特排最高标准达标排放,同时项目独创的铅锌同步回收技术,使得锌、铅回收率分别为97%和95%以上。

昆冈经开区致力于打造集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资源再生利用、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绿色智能产业园区,目前入驻企业6家,累计投资近80亿元,带动就业7000余人。

“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和田地区将把发展绿色矿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力推进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建设,昆冈经开区将成为和田地区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引擎。”和田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布都热合木·阿布都外力说。

园区高质量发展,不能少了绿色这一关键底色。

2月8日,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以下简称“甘泉堡经开区”),400兆瓦/1600兆瓦时混合电化学共享储能项目建设基地,200多位建设者正加班加点,争取项目按时并网投运。

由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该共享储能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自去年10月开始建设,采用电化学储能形式,以输出电力、提供电网辅助服务等形式对外提供储能技术服务。项目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投产后首年放电量约4.02亿千瓦时。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主阵地,甘泉堡经开区目前已形成硅基、铝基、碳基、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优势。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园区充分利用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资源优势,打造绿电创新应用示范区,实现就地就近消纳绿电。

2024年,甘泉堡经开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累计达到37家,规上企业研究开发费用4.5亿元,同比增长9.76%。

甘泉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建光介绍,在新型储能领域,目前园区已形成光伏组件+储能集成的双翼产业格局雏形,该共享储能项目的开工建设进一步补全了园区新型储能产业链,并有望形成链条完整、配套完善的新型储能产业集聚效应,助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展望新的一年,1月13日举行的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今年新疆将进一步深化园区(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展飞地园区、一园两地政策创新课题研究,加快推进自治区级园区认定,打造一批千百亿级产业园区,推动园区集约高效协调发展。(托亚)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