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乌鲁木齐:当南山的阳光照进乐野

2025年02月10日09:37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有一家名为“乐野”的民宿,主理人是独立音乐人周成,那首火遍全网的民谣《往后余生》,他是编曲之一。2019年,这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民宿迅速出圈,获得了新疆民宿创意年度大奖。

近日,记者来到乐野民宿。民宿面积不大,上下两层,白墙灰瓦,院子里铺着木栈道。太阳正好,一只蓝猫在趴着晒太阳,篝火区还有前一晚木柴燃烧的味道。

在民宿公共区,大大的玻璃窗透着暖暖的阳光,周成和五六个在南山开民宿的同行喝茶聊天。得知记者来意,准备起身离开的他们又坐下了:“我们也要听,取取经啊!”

近年来,新疆民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如何跳出“同质同景”圈子,这是大家迫切想知道的。“很简单,换位思考,你就把自己当游客,看看你想要什么。”周成说。

周成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大学毕业后走南闯北赚到了第一桶金。2019年,他回到新疆。当时,新疆旅游业发展势头正劲,乌鲁木齐南山旅游持续升温,他看准这一商机,投入全部家当建起了乐野民宿。

营业第一年,乐野民宿主打“住得安静、吃得舒服”,跟大多数民宿没什么两样。那年,来捧场的大多是朋友,生意“凑合”。2020年起,为了生存,周成随大流,走起高端路线——菜品高级、住房豪华、消费高价,用他的话说,“跟星级酒店就差楼高了”,但顾客体验感并不好,生意还是“凑合”。

高不成低不就,这让周成反思。他关了店,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到处旅游,住民宿,把感受记录下来。

周成的手机里还保存着20篇当时写的旅行日志:大理民宿舒心,杭州茶园民宿惬意,上海民宿热闹,青岛民宿敞亮……慢慢地,他看明白了——成功的民宿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让人感到舒服,有离开自己的家入住另一个家的感觉。这一点,他的“乐野”还没有。

2023年,周成停业整顿。砸掉小窗户,换成3米长、4米宽的大窗,让阳光足足地射进来;在院子和晒台都摆上躺椅,游客想躺就躺;把公共区域分出多个功能区,有阅读区、绿植区,还有乐器区;让菜品回归家常,32元的青豆虾仁、28元的干锅土豆片、6元一串的小烤肉……把院门敞开,过往的游客不消费也可以来逛逛、坐坐;夜晚办起了小型音乐会,让山里的漫漫长夜动起来、活起来……

“南山民宿300多家,周成最能折腾,民宿体验感最好,舒服得让人羡慕嫉妒。”同行这么说。“卷”创新、“卷”内容、“卷”价格,“三卷”齐下,乐野民宿名气大增,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他的民宿文化内涵丰富,破解了民宿同质化的问题,成了同行眼中的“精品民宿”。

说话间,陆续有3批游客进来,有的打卡拍照后离开,有的预定好晚餐、住宿后先去山上玩雪,还有一位游客在等人,舒服地窝在沙发上,晒着太阳,居然睡着了。

2025年跨年夜,周成当初没想搞跨年活动,架不住老顾客催问。离2025年还有5个小时,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跨年活动。“没想到,3小时后,我的店里全是人,楼梯、书屋区域都坐得满满当当。”周成说,大家一起唱歌、放烟花、点篝火、喝酒。后来,一个个小桌拼成一张大桌,本不相熟的人们变成了朋友。有一位顾客唱起《朋友》,大家跟着一起唱,变成了大合唱。那天,大家都沉浸在“舒服”里,感叹着生活的美好。

在游客心里,乐野是民宿,也是音乐馆、茶吧、图书馆,是南山脚下可以舒心的“家”。

2025年,新的一年,周成又开始策划新的“变”。他想要在“家的感觉”上做足功课——区域重新划分,窗户变成落地窗,把家的场景搬进民宿,将家庭聚会时的活动融进来,给游客更多“家”的惊喜,“要让游客一进来,全都舒服得想要‘脱鞋’。”

记者感言

民宿要有“家味”

“如果我是游客,我也会来乐野民宿体验。”这是几位同行给乐野民宿的评价,在他们看来,乐野民宿让游客动心的绝对是那份独特的“家的味道”。

民宿其实是“非标准化产品”。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大发展,各地民宿遍地开花,如何避免千店一面,打造独属的“诗和远方”,让不少从业者头疼。周成的乐野民宿就为大家打了样。从他把民宿打造成“家”就可以看出,好的民宿要有主理人依靠阅历、经验、特质赋予的生命,要立足地域特色,深挖当地人文资源,通过“民宿+”模式,丰富民宿体验内容,在品质特色上下功夫、在文化内容上做文章。只有留住“民”的根基,做好“宿”的服务,才能给游客留下更多独家记忆,让游客舒服,民宿也会变得更加热气腾腾。(阿比拜)

(责编:陈新辉、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