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疏附县:乐器村里琴声悠扬

2025年02月03日10:46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临近蛇年春节,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有一间乐器工作坊的热合曼江·吐尔逊越发忙碌了。每到春节,来自各地的游客会到他这里挑选喜爱的乐器或旅游纪念品,为此他一直在赶制各种乐器。

位于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的“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每天都会传出萨塔尔、二胡或艾捷克的琴声,时而高亢时而悠扬的音乐,常常引得游客被这里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大家跟着节奏拍打着手掌,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之中。

这里家庭作坊式制作乐器的历史已有150多年,制作的乐器有27大类、50多个品种,几乎涵盖了新疆所有的传统民族乐器。

今年54岁的热合曼江也是民族乐器制作手艺人,他既会做艾捷克、独它尔等,也会做琵琶、二胡等,每个月光制作、销售乐器就能挣近一万元,“有一次,我用牛骨手工制成的一把弹拨尔卖到了4000元。”热合曼江自豪地说。

热合曼江一般用桑木制作普通的弹拨尔,从最初的加工桑木原料到制作琴头、共鸣箱等乐器部件,再到绘制有巴旦木花等精美花纹的外观,制作一把弹拨尔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如今,热合曼江制作的乐器走出了喀什地区,在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销售,有的还销到北京、上海等城市。

在旅游旺季,热合曼江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制作乐器旅游纪念品。一套有艾捷克、独它尔、弹拨尔、热瓦普和胡西塔尔,共5种木质小乐器的旅游纪念品,是最热销的。“有的时候一天就能卖30多套。为了迎接蛇年春节,我又赶制了一批,怕不够卖,不能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失望。”热合曼江说。

热合曼江不仅制作乐器精美,弹奏乐器也很拿手,“我感觉自己的性格从制作乐器后,越来越开朗了,可能是因为收入的增加而更自信了吧。”

在热合曼江的手机微信里,存有很多天南地北的朋友。“热合曼江有一位认识5年多的好朋友叫老刘,老刘家在广东。老刘第一次来我们这游玩两人就认识了,很是投缘,这几年经常找他制作各种乐器。”热合曼江的妻子吐提姑力·吐尔逊说,“每次寄乐器的时候,我都会再加一些当地的干果一起寄走。现在,我和老刘的爱人也常在微信里交流。”

这种因为乐器结缘,在旅游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故事,在乐器村还有很多。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4年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俗文化旅游优选点名录中,就有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

在与记者交流中,吐提姑力说得最多的是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家培养了两个大学生,有500多平方米的房子,小汽车、家电都有,对于目前的生活,我很满足。”吐提姑力说。(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责编:李龙、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