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为啥称自己的社区为“福禄”
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高铁街道澎湖路社区,一个名为“小福禄”的卡通形象近期走红。“小福禄”有着白白的椭圆脸蛋,粉粉的腮红,形象百变,有时是一名身着黄色骑行服的外卖员,提醒人们“戴上头盔”;冬至来临,它身裹棉衣,擀起饺子皮,为大家送上“冬至平安喜乐”的祝福。
“小福禄”是澎湖路社区打造的“福禄营造”IP形象,取“湖路”谐音。“小福禄”的诞生是社区改变的成果之一。如今,居民们也亲切地称自己的社区为“福禄”社区。
2024年的最后一天,记者来到了澎湖路社区。
在社区办公大厅,记者看到,黄白相间的软装组合沙发占据了半个大厅,另一侧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桌。澎湖路社区党委书记刘超介绍,这是他在走访调研社区情况后的新尝试,先从办公形式上拉近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距离。
两年前,刘超来到澎湖路社区任职。他用了近3个月时间在辖区内走访调研,了解居民困难诉求。“社区居住人口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商务楼宇25栋,企业2800余家,个体商户1200余户,常住人口达到了1万余人,流动人口也多。”刘超说,他收集到的诉求也不尽相同,中小企业需要会议室,社区退休阿姨需要舞蹈室,家长们想要孩子课后有个放心的好去处……
“如何实现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服务?”这成了刘超心中考虑最多的问题。
“把办公室精简整合,腾出空间让给居民。”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撤掉两个办公室,改成了舞蹈室和健身房;会议室重新打造,换上更加简洁的桌椅;储物间改为画室……社区打造了共享会客厅、共享健身房、共享舞蹈室、共享会议室、共享书画室等7个区域,面向辖区企业和居民免费开放。
2023年11月,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以“全覆盖+零距离”为目标,以社区阵地为中心点,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刘超将“社区营造”理念引入澎湖路社区,提出“福禄营造”理念,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共同面对的社区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共同福祉,从而建立起紧密社会联系,进而实现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改造。
热衷公益的社区居民朱彦龙积极加入,首先成为“社区合伙人”,依托社区成立“福禄营造”志愿服务团队,吸引了辖区青年画家、摄影师、健身教练及青年企业家等加入。
朱彦龙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相继开展了咖啡制作培训、企业沙龙、少儿科普、艺术鉴赏、亲子课程等一系列活动,让社区居民耳目一新。“我们还通过技能交换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学习一项技能只收取基础材料费9.9元,有一技之长的居民也可以用自己的技能做交换,免费参与此次活动。”朱彦龙说。
社区居民费玲玲因照顾两个孩子长期脱离职场。“来‘福禄营造’吧,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可以让您的爱好和一技之长发挥作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时的这句话让她重拾信心。
费玲玲来到“福禄营造”后,朱彦龙和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她喜欢阅读、擅长海报设计的特长,为她匹配了“工作岗位”——以费玲玲为主理人的“醒来”读书分享会成立了。
2024年8月以来,澎湖路社区党委挖掘整合企业、商铺资源,组织开展各类课程活动,参与人数超4000人。居民认可社区、信任社区,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随着“福禄营造”知名度显现,社区还收到了辖区企业的捐助……澎湖路社区成为大家眼中福气的聚集地。
“以前到了冬天,商户门前的雪由环卫工人清扫,现在商户自发组织扫雪;以前墙面脏了、地砖坏了,需要专业工作人员维修,现在居民不仅自己修,还会用画笔画上卡通人物……居民对社区认同感越来越强了。”澎湖路社区主任赵莹说。(郭宏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