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 老屋醒了——库车“龟兹小巷”蹲点报道之二
每个人的故乡记忆中,都有一座老屋,记录着成长,承载着亲情,牵系着游子的根与魂。
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龟兹小巷”里,有很多上百年的古民居,因年久失修,不少已经破旧不堪。
一砖一瓦皆有温度,一梁一柱皆是故事。如何将这些老屋修缮并利用好,成为小巷“蝶变”的最大挑战。
“遵循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原则,首先把屋檐上的雕花复摹到纸上,再将纸上的图案印在木板上……”1月8日,萨克萨克街道一处古民居内,工匠吾斯曼·艾力精雕细琢、斧凿锯锉,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为了守护老屋、传承文化,留住一代代人的乡愁记忆,2023年3月,库车市启动“拯救老屋行动”,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以库车老城区内的几栋历史建筑为试点进行修缮,力求最大限度恢复古民居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氛围。
同年,党建引领、干群合力刷新颜值的“龟兹小巷”被纳入库车市老城街巷改造计划。
吾斯曼是首批进入小巷开展老屋修缮的工匠。年少时,他便跟当地的老匠人学习木匠活。小巷里的这些老屋,他打小就熟悉。“最初我以为要重新装修它们。”他说。
不过吾斯曼发现,门窗地板、房屋檐檩虽然在百年风霜中变得老旧,可上面的精美雕花,和他以前见到的不太一样。“过去我们也做过雕花,但这些有中原风格的寿字纹、万字纹、中国结等雕花,没有接触过。”
老屋修缮,须“修旧如旧”,但做到这四个字,可比建一座新屋难多了。为此,库车市邀请了在传统遗产保护方面经验丰富的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单位,对吾斯曼等150余名当地传统工匠进行培训。
为什么不干脆建个新的?为什么不能用铁钉固定?……起初,吾斯曼对“怎么修”有很多疑惑。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认识到,拯救老屋不是简单修补,而是要在提升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恢复建筑原貌和文物价值。
该公司设计师林嘉成时常与吾斯曼交流。
“看,古民居中,万字纹、寿字纹、卷草纹、缠枝纹等中华传统吉祥图案随处可见,墙画又体现了当地维吾尔族建筑风格,这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特征、是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
“为了维持老屋原貌,需要用土坯砖、麦秸泥来修补破损的墙体。”
“修老屋,是修文化,也是修人心,是实打实的手艺活、精细活,急躁不得、马虎不得。”
……
吾斯曼边学边干,努力恢复老屋原貌,力求重现老屋当年风采。
2024年7月,库车市“拯救老屋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工匠代表被邀请前往北京。参观故宫时,大家兴致盎然,热烈谈论,赞叹随处可见的工艺与匠心。
“故宫的古建筑与库车的古民居原来有这么多的相似性,斗拱、榫卯结构,都很像。”吾斯曼感慨。
老屋醒了,游客多了,居民富了,整个小巷焕发着新活力。
去年11月27日,经过吾斯曼和工友近5个月的修缮,小巷里的尼沙汗故居作为库车民歌传承与特色文化体验点位正式对外开放。
“这是我爷爷奶奶的家,已经建成一百多年了,曾经很破旧。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工匠修缮,房屋结构、装饰风格一切如故,来参观的游客特别多。”尼沙汗的孙媳妇阿丽雅·热合曼说。
“这些老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吾斯曼说,每每想到这,都感觉自己在做一份很了不起的工作。(刘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