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百连示范工程”
超10亿元资金向示范连队建设倾斜
虽然隆冬时节天气寒冷,但兵团一师十三团二十连职工唐元庆每天都会和妻子到连队广场散步、锻炼身体。“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连队环境越来越好了 ,我们吃完饭散散步、跳跳广场舞,生活美着呢。”唐元庆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2024年,兵团启动乡村振兴“百连示范工程”,并将其纳入兵团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民生行动,分类打造157个示范连队。一年来,兵团各级各部门推动政策、项目、资金优先向示范连队集中,民生实事优先在示范连队实施,推动超10亿元资金向示范连队建设倾斜,引导超6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示范连队建设,支持其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发展,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好。
记者了解到,在乡村振兴“百连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兵团建立了兵、师、团三级包联机制,兵团机关各部门从人才培养、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方面推动示范连队各项事业发展。其中,兵团党委组织部组织各级干部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为兵团实施“百连示范工程”提供新思路、新办法,兵团工信局将边境团场连队纳入“宽带边疆”政策支持范围,打通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信息“大动脉”。各师市、团场结合实际,将涉及连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宜居条件、配套服务、乡风文明、人才支撑、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等8个大类29个小项任务分解至相关部门,压实工作责任,精准谋划编制“一连一策”,落实资金保障项目实施。
“借助‘百连示范工程’创建契机,我们连队铺了沥青路、水泥道,还安装了70盏路灯,所有道路实现了首尾相接、全面硬化,连队绿化率达到42%。”二十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高兵兵告诉记者,连队环境美了,还带动职工掀起了房屋改造热潮,院中有树、院中有果、棚中有菜成了居民院落标准的“三件套”。
乡村美才能“面子靓”,产业旺才能“里子实”。为打造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和美示范连队,兵团各师市、团场还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突出特色培育,着力创新机制,赋能乡村振兴。兵团各级积极探索出可学、可看、可复制的路径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了由“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的转变,打造了一批亿元产值连队,有力增强连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职工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借助‘百连示范工程’政策,我们改扩建原有厂房、新增智能化生产线,年加工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万吨增加到10万吨,从红枣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阿拉尔市红鑫源枣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文杰告诉记者。(赵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