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援疆专业技术人才的“毕业答卷”
年终岁末,湖南省选派的70名援疆专业技术人才即将完成在吐鲁番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支援工作,2025年元旦过后,将返回湖南。离别之际,援疆专业技术人才诉说着不舍。
2023年5月,湖南省第十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从洞庭湖畔来到火洲大地,他们活跃在医疗、园区、文化等领域一线,与吐鲁番各族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成长发展。
健康守护 “毛医生”在家门口
“这是我刚到吐鲁番不久后收到的锦旗,到现在我还记得患者高兴的样子。”12月19日,湖南省“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南华大学附属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陈杰指向一面锦旗说。陈杰所在的科室以微创技术为诊疗特色,在援疆医生的帮扶下,如今,不仅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还能够解决区域内的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危重症,已成为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和自治区级住培专科培训基地。
一年半的时间里,湖南省“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南华大学附属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华平完成多个“当地首次”,填补医疗技术空白,创新医疗援疆模式,有效提高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的诊疗水平。
“我努力将技术留下,让援疆成果落地生根,更好地造福当地人民群众。”湖南省“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南华大学附属吐鲁番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王国平用“造血式”帮扶举措带出3名徒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吐鲁番,湖南援疆医生被亲切地称为“毛医生”,即毛主席家乡来的医生。一年半来,这批62名“毛医生”,推动南华大学吐鲁番市人民医院附属医院挂牌,打造学术品牌,开展业务指导、学术交流等活动87场次,首次联合发表高质量SCI论文,获批科研项目12项,带培医护人员5000余人次;深入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基层巡回义诊活动335批次,累计服务各族群众2.9万余人次;加强帮带培养,强化人才建设,让95名本土人才成长壮大;让159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发展,填补吐鲁番市乃至疆内空白……
援疆项目 件件落地有声
12月12日,鄯善石材工业园区南区道路坑洼早已不见,原来的小土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公路。这是湖南省第十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鄯善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杨昆通过申请1500万元援疆资金建设完成的项目。项目建成后,进一步完善南区与核心城区及沿线组团的经济和交通联系,促进鄯善县产城融合新发展。
2023年至今,湖南省以“红石榴”援疆品牌为主线,在吐鲁番市实施援疆项目190个,安排援疆资金7.52亿元。随着更多企业的参与和项目的落地,吐鲁番将在产业发展、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湖南省第十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托克逊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陈南颖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毕业10年后,他以援疆人才的身份又回到新疆,投身托克逊县的发展建设。
“组织技术培训、引入新检测设备、为当地同事讲解操作原理……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看着大家整体检测水平逐步提高,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日益复杂的质量安全挑战,我由衷感到高兴。”陈南颖说。
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近年来,湖南围绕吐鲁番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编制了纺织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等6个重点产业链全景图,推动湖南优势产业走进吐鲁番。
双向奔赴 情谊紧紧相连
去年5月,湖南省第十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吐鲁番市高昌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工作人员钟志坚来到吐鲁番。他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对外宣传高昌区的文旅事业。一年半来,钟志坚发表了200多篇文章、80多部短视频,这些成为游客了解吐鲁番文化、旅游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一年半来,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湘吐两地各族干部群众手牵得越来越紧、心贴得越来越近。
12月10日,“春雨工程”——“一起来跳新疆舞”吐鲁番市文化馆赴湘文化交流活动专场展演在湖南省文化馆精彩上演。
12月9日,“红石榴·温暖一家人”公益活动爱心温暖包发放仪式在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举行。
你来我往,这是一场场双向奔赴。
一年半来,吐鲁番有几千名干部群众到湖南学习交流,援疆干部人才与吐鲁番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在吐鲁番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援疆干部人才不是远道而来的过客,是可亲、可敬的家人。(王立三 谢懂飞 刘宇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