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雪新疆”中外媒体采访报道活动走进吐鲁番
一天邂逅两个世界遗产
12月14日,冬日暖阳为吐鲁番交河故城的土黄色城墙镀上了一层“美拉德”滤镜。“热雪新疆”中外媒体采访报道活动走进吐鲁番,漫步在交河故城的院落、官署、高台、佛塔的断壁残垣中,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通讯社记者玛玛塔孜莫夫·库特曼别克架起手机,面对镜头,讲述着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新疆的申遗故事。
10年前,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交河故城作为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多国联合的形式,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我看过很多当年三国一起申遗的介绍,对形状像一只小船的交河故城印象深刻。”玛玛塔孜莫夫·库特曼别克说。
形似“一叶扁舟”的交河故城曾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名城,活跃上千年之久,“摆渡”着众多丝绸之路上的商贾和文化交往。“中国把这里保护得很好,听说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来,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真的很厉害。”玛玛塔孜莫夫·库特曼别克说。
“没有测量工具,他们怎么能确定地下水的流向?”来到吐鲁番坎儿井乐园,土耳其光明报记者依布拉黑姆·奥尔丛·古图尔克追着景区讲解员吐尔逊娜依·胡吉艾合买提问。“有经验的匠人用犁、锄、锨一点点挖掘竖井观察流向,一锄头下去,只能掉下核桃大小的石块,就这样挖到十余米甚至几十米深的地下,结合地形条件然后确定水流的坡度和方向。”吐尔逊娜依回答。
“挖出一条坎儿井要多长时间?”依布拉黑姆·奥尔丛·古图尔克问。“挖通一条坎儿井,少则需要几年,多则几十年,有的甚至是父亲没挖完,儿子接着挖,儿子没挖完,孙子继续挖,祖祖辈辈坚持下去,让坎儿井源源不断滋养着我们。”吐尔逊娜依动情地回答。
今年,吐鲁番坎儿井成功入选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入选名录后,吐鲁番组织了很多与坎儿井相关的旅游活动。依布拉黑姆·奥尔丛·古图尔克赞不绝口,“挖掘坎儿井是古人的智慧,如今你们把这个聪明才智延续了下来,用更多巧妙想法让坎儿井焕发新生命。”
“吐鲁番比想象中更让人惊喜。一天走过了两个世界级的人类遗产,今天收获满满。”马来西亚诗华日报记者温祥彬说,他拍摄了很多图片和视频,希望通过全媒体的方式,向马来西亚民众介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王晶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