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沙晓云:把村民装心里 将责任扛肩上

2024年12月01日09:33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11月8日,在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乡阿伦渠村的村道上,村党总支书记沙晓云正带着村干部忙着从货车上卸下刚运来的树苗。“天气越来越冷啦,得赶紧把空缺的地方补种上。”沙晓云说。

自2019年当选阿伦渠村党总支书记以来,沙晓云提出将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大力推进和谐村民关系建设,促进村风良好发展,同时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短短几年时间,阿伦渠村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去年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实干赢信任

在阿伦渠村,无论是在农忙收辣子的田间地头,还是在村里修路的施工现场,处处都能看到沙晓云忙碌的身影。“沙书记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个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村干部丁春丽说。

52岁的沙晓云是土生土长的阿伦渠村人。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村委会不同岗位工作,村里的人和事他都了如指掌。“基层党员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党的惠民政策措施都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沉下心去落实。”沙晓云说。

“村干部眼里必须有活,只有把村民装在心里,村民心里才会有你。”沙晓云常说。村干部努尔比耶·阿不都热衣木在入户时了解到,村民卡得·玉苏甫老两口年龄大了,其儿子残障无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困难。努尔比耶将此事反映后,村“两委”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为老人一家申请了低保,解决了实际困难。

这些看似不大的事情,却在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村干部赢得了信任和尊重。如今,在沙晓云的影响下,阿伦渠村的村干部个个满怀干事的热情与活力。

邻里和睦忙赚钱

“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在阿伦渠村调解工作站的墙上,张贴着一行醒目的字。“现在邻里纠纷少了,工作站闲了。”沙晓云笑着说。

阿伦渠村地处焉耆回族自治县城乡接合部,以种养结合、畜禽交易等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曾经,邻里之间因借钱不还、用水用地等引发的纠纷占比较高,是当地社会治理的难题。

近年来,阿伦渠村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三强化、三报到、三保障”源头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做到了邻里纠纷早化解。阿伦渠村邀请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讲师,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他们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阐释邻里和谐的重大意义、文明礼仪的具体体现以及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一系列举措下,村民间的矛盾日益减少,邻里关系越发和睦。阿伦渠村成功创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无讼村”,该工作法入选2023年全国“枫桥式工作法”,为乡村治理树立了典范。

“村里环境美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大家都忙着挣钱呢,谁还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在李明航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帮忙采摘蔬菜的村民张转玲说。

2023年,阿伦渠村人均纯收入达2408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村民吃上旅游饭

一条条巷道宽阔整洁,一个个小院错落有致。民族团结广场、科普馆、民俗馆、篮球场等活动场所一应俱全。

居住环境变好了,还得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沙晓云和村干部确立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徒步打卡游、农家乐亲子游、生态观光采摘、民宿区、夜市等,3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走进阿伦渠村的芬芳美食农家乐,经营者马桂芳和家人正在为花草铺盖防冻毯子。2020年,在村里的大力支持下,马桂芳投入100万元,将自家院子改造成了农家乐。凭借优良的服务和可口的菜品,马桂芳仅用3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还带动了4名村民在此就业。

对于阿伦渠村今后的发展,沙晓云有着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挖掘乡村旅游潜力,打造具有阿伦渠村特色的夜经济品牌,结合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推广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和水果,发展农产品采摘体验项目。(杜建辉)

(责编:李龙、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