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印象》演出十年 深情讲述爱国主义情怀
连绵的群山、辽阔的草原、蜿蜒的河流,山水之间,一支浩浩荡荡的马队出现了……虽然已过去了10年,和静县东归乌兰牧骑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巴都玛拉仍清晰地记得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在巴音布鲁克景区首演时的一幕幕场景。
《东归·印象》通过现场实景的形式,重现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部浴血奋战,历经千难万阻,从伏尔加河一带万里东归祖国的伟大壮举。自2014年首演后,每年6—10月,该剧都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景区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常态化演出。“截至目前共演出860多场,观众达16万人次。”巴都玛拉说。
《东归·印象》的主要演员是和静县东归乌兰牧骑队的演员,每年有4个月时间,演员们从和静县城来到300公里外的巴音布鲁克景区参加演出。从最初的三四十名演员,到如今的百余名演员,大家深情演绎着可歌可泣的万里东归爱国主义壮举。
巴都玛拉是2002年加入东归乌兰牧骑队的,2014年《东归·印象》首演,他就是剧中演员,后来担任了党支部书记、队长,一直陪伴着《东归·印象》。他在剧中饰演过很多角色,“演出缺什么角色,我就补哪个。”他半开玩笑地说。一年中在景区演出4个月,演员们需要调休,也难免家里有事需要请假,巴都玛拉就成了“哪缺补哪”的角色,“演好这部剧,让更多人来看,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责任。”
和静县是东归土尔扈特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东归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走在和静县街上,东归博物馆、东归图书馆、东归生态公园等带有东归文化印记的场所随处可见。参加《东归·印象》的不少演员都是东归土尔扈特人的后代,对祖辈伟大壮举的崇敬,让他们在参加演出时有更多的自豪和责任感。
身材高大的才仁是剧中渥巴锡的饰演者,参加首演时23岁。“知道要演渥巴锡的时候,我太激动了,压力也很大。”他是当年东归土尔扈特人后代,从小就听老人们讲述渥巴锡的英雄事迹,说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的壮举。能演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他无比自豪,但又担心演不好,展现不出渥巴锡身上的英雄气概。如今,他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男一号”,“每次演出,我能从游客的眼中,看出他们对爱国英雄的崇敬。”他说。演出结束后的谢幕是让才仁最自豪和感动的时候,观众们起立鼓掌,还有人散场后找演员们合影,天南海北的口音都有,“他们在称赞我们的表演,也是在向东归壮举致敬。”才仁说。
“每次演出后,都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为传承爱国主义、延续东归精神出了一份力。”正是这种感受,让巴都玛拉在和《东归·印象》一起走过的10年里一直“元气满满”,无论是当演员,还是管理队伍,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责任,他都努力去做到圆满。
而对才仁来说,每场演出结束后,他都会从自豪、成就感里走出来,去回想演出的过程,找出不足,“每演出一场,我就增加一些经验。下一场,我会演得更好。”
《东归·印象》演出10年,让来自五湖四海的16万人次游客,在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万里东归的悲壮,感受到了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演绎东归壮举的还有每年200多名群众演员,他们大多是巴音布鲁克景区周边的农牧民、工人、干部、务工人员等。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东归·印象》一直演下去,让更多人了解万里东归的壮举。”巴都玛拉说,这些年,该剧不仅在景区演出,还前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此外他们还对《东归·印象》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重新编排提升。“我们要让更多人从剧中感受东归精神,了解东归文化,让更多人通过观剧了解和静、了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了解新疆。”他说。(任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