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在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聆听文明回响

2024年11月01日10:03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北郊、火焰山南麓一座山丘上,坐落着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形制与功能清晰且时间跨度较长的景教遗址——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近日,记者跟随数十名中外专家学者走进这里,近距离了解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考古成果,聆听千年文明的回响。

沿着一条崎岖山路,记者跟随考古工作者来到山顶的遗址现场。山顶风有点大,为了防止发掘现场被风蚀,考古工作者对大部分地面遗迹进行了遮盖,留下了一组形制规整的房屋结构遗迹。

“这里就是这座修道院的主要建筑遗迹,它由南北并排的3栋东西向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建筑结构有西亚、中亚地区景教教堂的典型‘三殿式教堂’特征,采用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却呈现出本土的传统风格。”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文锁说,这组建筑中间的房屋遗迹,是一座长方形大厅遗迹,大厅南北两端均有豁口。考古工作者用毛刷等工具继续清理,发现了门框、门道、台阶和通道等遗迹。可以看出,它是以通道形式与两侧房屋相连的。

在这组建筑的西面,考古工作者在一处建筑遗迹里发现了7件排列很整齐的大型陶器。其中,两件里面有残留物,后经检测,发现残留物是葡萄籽。考古工作者由此判断,这处房屋遗迹应该是一个酒窖遗迹。

继续往南,发现了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遗迹,墙体有一人多高,里面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它是一个穹窿顶建筑,有可能是当时的一座图书室。”刘文锁说,“在山丘的北坡,我们发现了一些房屋面积比较小的遗迹,这些房间有可能是修士们居住的寝室,或者是储存粮食的地方。”

“从2021年至今,我们在这里发掘出土了2000余件重要文物,包括近1000件(组)多种语言文字的文献。这些发现让人非常振奋,也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刘文锁说,尤其是出土的古叙利亚语、汉语的书册,北宋的漆碗,“熙宁元宝”钱币,以及保存完整的玉雕十字架等,都是景教本土化的鲜活证物。

“这些重要发现,不仅为我们重建这座修道院的生活风貌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深入探讨古代景教史、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古代西域语言文字和基督教文献与艺术等,提供了详实的研究资料。”刘文锁说。

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在考古发掘时,其文物保护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我们从2022年起,就在推动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项目,目前遗址的保护围栏和考古工作站已经建成,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已经在吐鲁番博物馆的‘考古新发现展’展览中对外展示。”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龙说,同时推进的还有遗址的本体加固、文物保护和展示规划。

“今年,我们正在积极推动遗址博物馆项目立项,力争明年实现项目的建设实施。”王龙说。

据了解,目前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发掘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部分考古工作即将完成。“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预计在11月全面结束。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修复和释读大量出土文献、壁画,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刘文锁说。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唐代从波斯传入中国。景教在古代中国曾被称为“波斯经教”“大秦教”,景教是唐代对其传入后的称呼。

景教第一次传入中国的记载来源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根据碑文记载,唐贞观九年(635年),景教高僧阿罗本来到长安,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率仪仗在西郊迎接。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允许他传教,在长安城内的义宁坊造大秦寺,景教由此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播。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景教在唐代从中亚地区传入吐鲁番等地后,是以新疆地区作为中转站转入国内其他地方的。吐鲁番市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赵梅)

(责编:陈新辉、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