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为推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献计献策——
新疆:让传统非遗焕发时代新风采
十二木卡姆旋律悠扬,阿肯弹唱激昂有力,史诗《玛纳斯》传承千年,麦西热甫热情欢腾,桑皮纸制作技艺让美好生活跃然“纸”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新疆非遗资源丰富、形态多样,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在近日召开的新疆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推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助力非遗在传承保护中焕发新活力。
广调研寻良方
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
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在交流融合中凝结出众多的非遗宝藏。
近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疆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有效路径,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成果不断丰富。新疆目前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607个,其中3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94个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15个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新时代,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一项紧迫任务。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先后赴浙江、江苏以及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地走访文化部门、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深入座谈交流,探寻非遗发展新路径。
调研发现,非遗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对新疆非遗发展历程和保护传承的梳理研究不够,政策体系特别是产业发展政策还不够完整系统,创新融合与产业发展不够,传承队伍老化断层现象突出等。为了加强系统性保护,自治区制定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升了非遗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委员们建议,进一步加强机制和法规建设,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强化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逐步健全配套政策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同时,还需在推动产业化和融合发展、畅通数字赋能和多元传播渠道、加强与国际非遗保护组织的交流合作方面持续用力,守正创新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非遗保护,关键在人。自治区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市政协主席高培香经过专题调研发现,目前部分非遗传承模式仍以“口传心授”为主,传承人呈现老龄化趋势,传承队伍青黄不接。她建议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探索高校推动非遗发展路径,推进非遗技艺人才培养,构建互动教学模式,鼓励支持传承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培育人才。加大非遗保护力量投入,解决非遗专干短缺问题,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今年,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竣工移交,新疆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在新疆艺术学院开设,可以预期,新疆非遗保护传承与教育研究将迎来新的大发展。”自治区政协委员、民盟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尤江斌信心满满地说。
拓展非遗新场景
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展示和传承方式上,而应积极拓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新场景。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力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最近,歌曲《苹果香》在网络上广受欢迎,使伊宁市六星街成为众多网友心中的向往之地。六星街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功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这正是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典范。”自治区政协委员、农工党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江启新表示,“非遗+旅游”的模式,能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将非遗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于提高新疆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具有重要意义。
江启新建议,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支持引导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等业态的融合,打造一批非遗旅游示范区。同时,鼓励将非遗元素融入城市休闲文化街区等,打造一批非遗特色酒店和主题民宿,并发展非遗旅游演艺创作,打造融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和舞蹈的新疆文旅IP,实现非遗现代表达。此外,鼓励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体验场所与景区、旅行社合作,提供特色服务,推动非遗与文创产业相结合,为新疆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自治区政协常委、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孔都孜扎衣塔亚对此深表认同。她认为,应加大非遗的有形创意开发力度,促使其转化为文化符号、文化景观、文化用品等,实现品牌化传承创新。以旅游赋能,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休闲娱乐、节庆演艺等沉浸式体验产品,增强文化遗产自身吸引力。
要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动漫、会展等多种业态相融合,通过举办“非遗集市”“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促进跨界融合、活态传承,让非遗扮靓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遴选一批特色村镇、街区,创新利用当地非遗资源,打造“一乡一品”……委员们的宝贵建议,为新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好满足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
拥抱数字化
让非遗焕发“年轻态”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年轻态”,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治区政协常委、新疆互联网界联合会副会长岳峰长期从事互联网相关领域工作,对传统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方面颇有研究。他建议,构建一个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网络展示体系。依托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集实物展示、虚拟体验、在线销售、收藏和增值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展示销售场景。同时,借助区块链传播效应,开发新疆非遗数字智能AI问答系统,提升新疆非遗数字化VR展示技术水平,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让非遗变得更加生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他还建议,搭建新疆数字非遗博物馆,利用数字化媒介进行非遗展示。同时,开发具有主角参与性的动漫游戏,通过网络端进行传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新型传播方式,扩大非遗影响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新疆区委会副主委洪春华建议,积极开展非遗资源调查,持续完善理论研究体系,推进非遗图典及丛书出版工作。加快非遗档案和数据库、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专家库建设,开发非遗APP等,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建设新疆非遗数字博物馆或数字平台,以数字展示形成非遗消费的多元化与互动化,以数字传播推动非遗记忆的大众化与融合化。”“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非遗带头人计划’,让更多人看见非遗、爱上非遗。”……委员们积极建言,推动非遗在数字化浪潮中乘势而上,让古老非遗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委员们在月度协商座谈会上集思广益,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注入了新动力。大家相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新疆非遗将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断焕发时代新风采。(张艳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