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产种质论文写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
——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
新疆博斯腾湖的第一颗淡水珍珠、新疆第一批绒螯蟹——“天山雪蟹”,西藏的冷水鱼类基地,青海的鲑鳟鱼类养殖区……从辽阔的新疆、西藏到贵州、宁夏等地,从渔业科技服务再到人才培养,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以下简称“水产种质创新团队”)始终以科技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以绿色渔业种质的“中国芯”助力民族团结“籽籽同心”。
抢救挖掘渔业种质资源
渔业种质资源是原始创新和种业振兴的源头,对于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疆鱼类资源独特。”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负责人王成辉表示,“如何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我们团队在新疆思考最多的课题。”
塔里木裂腹鱼是新疆特有的经济鱼类,因引种、捕捞等多种原因,资源量逐年下降,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种。
2010年7月,塔里木冷水鱼裂腹鱼现代农业示范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为此,水产种质创新团队组建塔里木裂腹鱼人工养殖课题研究组,设计建成我国第一个塔里木裂腹鱼万亩生产基地,为这一濒危鱼类提供了规范化和高标准的繁育地,抢救性地保护了塔里木裂腹鱼的种质资源。
西藏“亚东鲑鱼”的人工繁育一直是个无人敢碰的难题。2015年,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接到了助力亚东脱贫和稳藏守边富民兴业的精准扶贫任务,84人次深入西藏,在零下20摄氏度、高原缺氧的艰苦条件下,用时3年攻克了“高海拔”“超低温”“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长”“驯食成活率偏低”等制约鲑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2000年以来,水产种质创新团队上百人次入疆、入藏,行程超百万公里,在国内率先突破白斑狗鱼、河鲈、江鳕、高体雅罗鱼等规模化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为实现新疆和西藏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养殖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支撑民族地区渔业发展
科技支撑的水产渔业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使渔业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新名片”。
这两年,新疆地产的螃蟹、大虾、罗非鱼、三文鱼等水产品热销全国,这些产自沙漠边缘天然河湖的水产品被命名为“新鲜”,在线上线下都是紧俏货,深受新疆乃至全国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水产种质创新团队与新疆有关单位合作选育成功新疆第一个水产新品种河鲈“新申1号”,率先攻克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繁育与养殖相关技术,并将新疆鱼类种质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区市养殖,掀起了养殖新疆冷水鱼类热潮。为开展河蟹和小龙虾的良种推广,团队成员还编撰了新疆首本虾蟹养殖技术手册,为高效养殖虾蟹提供技术蓝本。
在西藏亚东县,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成员手把手地为当地群众传授技术,让当地群众顺利完成了从农牧民到“渔民”的转变。如今,亚东县已成为西藏地区现代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冷水鱼类基地,当地居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是上海养鱼的专家让我们获得了实在的利益。”当地群众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创建国内水产种质研究方法
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深知,要端牢中国饭碗,良种培育是关键;要建设渔业强国,种质开发是核心。
为此,水产种质创新团队耗费巨大精力,建立起涵盖形态、组学遗传等八个层次最全面的水产动物种质研究方法与评价技术体系,首创了“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
在广西,瓯江彩鲤“龙申1号”欢快地在苗种扩繁基地游动。在贵州、宁夏、内蒙古等17个省区市,中华绒螯蟹“江海21”早已爬上当地群众的餐桌,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把以“鱼”“蟹”为代表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带到了民族地区,带去了团结致富的希望。无数人的命运因“一条鱼”“一只虾”“一只蟹”而改变,无数人的幸福由此而成就。
水产既是上海海洋大学的特色,也是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的优势所在。在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深耕西部一线事迹的感染和带动下,近十年来上海海洋大学每年为西部地区培养上千名渔业技术人才,开展50余项科技服务。
水产种质创新团队常年蹲守在西部的土地上,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把当地的各族群众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双一流”学科优势切实转化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动能,用渔业种质“中国芯”赋能民族地区特色渔业产业发展蓝图。
“能够保护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渔业资源,让当地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水产人最大的乐趣。”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面对多苦的环境,水产种质创新团队每一位成员总是斗志昂扬。(冉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