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每个人都能从历史中认识可敬可爱的新疆

——导演组谈《新疆抗战启示录》

2024年08月17日10:37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国的大后方,如何倾尽全力为救亡图存的正义之战提供坚强保障。”从5年前着手拍摄人文历史纪录片《新疆抗战启示录》开始,总导演王淳华和团队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行进,他们期待每个人都能从历史中认识可敬可爱的新疆。

2019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组织指导下,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北京广播电视台携手启动了《新疆抗战启示录》摄制工作。

临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北京卫视从8月12日起连续4天播出这部纪录片。

带着“认知空白”到新疆找故事

接到摄制任务时,王淳华和团队成员有点儿疑惑:新疆离当时的战场很远啊,是如何参与抗战的呢?于是,带着对一段历史的认知空白和好奇,他们来到新疆寻找答案。

田野调查是王淳华最重视的创作环节。这一次,面对如此辽阔的新疆,如此宏大的题材,她决定要在资料查找、专家采访和实地考察上花够时间,实现“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陌生中寻找新意、在新意中寻找独家”的目标。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大后方、国际援华的重要大通道,新疆各族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投身建设抗战大后方、开展抗日募捐活动,并全力确保国际援华交通线的畅通,尽心竭力支援抗战一线。

“无论有多么丰富的纪录片拍摄经验,不真正走到故事的发生地,心里是没有底的。”王淳华和团队带着对新疆参与抗战这段历史的敬畏之心,走过了每一处计划拍摄地点和资料提供机构。

达坂城华桥、果子沟老公路、巴克图口岸、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中苏民航飞行员培训教导总队旧址、林基路大坝、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叶城新藏公路起始点、新疆档案馆……随着脚步迁移,渐渐地,摄制团队理清了讲好这个故事的脉络。

《大觉醒》《大通道》《大后方》《大熔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形的。为什么先有《大觉醒》?他们认为觉醒是基础。

“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维系,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早期革命活动紧密相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兴办教育的过程,让各族民众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对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认知,对各民族团结凝聚的重视,让爱国主义精神沁入每个人心底。”分集导演盛媛说,这也是创作团队设置《大觉醒》的原因,就是要从根本上展示出新疆各族民众倾力支援抗战的内在动力。

王淳华认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有力地去讲打通国际援华大通道、全民抗日募捐等更多的故事。

“历史场景复原演绎”填补视觉空白

修路的各族民众在山谷里挥汗如雨,一锹一镐筑出打通运输命脉的道路,尘土飞扬间可见一张张年轻俊朗的面孔……在《大通道》中,有这样一组生动的“历史场景复原演绎”画面,是纪录片中的一抹亮色。

全面抗战爆发当月,新疆便开始了艰难的筑路工程,将横贯东西的“哈密—迪化—伊犁公路”进行延伸,向东由哈密延伸至星星峡,与甘肃境内的西北公路衔接,向西延伸至位于中苏边境的新疆霍尔果斯,保障援华物资从苏联经中国新疆到甘肃的通道畅通。

据记载,这次筑路工程发动了50多万民众参与,而当时新疆的总人口才400万左右。建成后,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枪弹、药品等都通过这条路运往抗战前线。为保障这条路的畅通,当时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动员各族民众参与修筑和养护工作,还在公路接待站和临时航空站服务运输人员。

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抗日战场上80%的国际援华物资来源于苏联,其中90%以上经新疆运送。

“当我们从海量的资料里看到各族民众在险峻的果子沟里不分昼夜、不惧风雪修路,很多人因此永远倒下时,震惊、酸楚、钦佩各种情绪都涌了出来,但非常可惜的是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个场面的图片或影像。”王淳华感叹,为了提升全片影像质感和艺术感染力,他们在新疆选了几十位专业演员和表演专业学生做复原演绎,让逝去的英雄在今天的影像中鲜活起来。

《伊犁地方志》原主编赖洪波曾研究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歌,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马车夫之歌》颂扬的就是为修这条大通道而鞠躬尽瘁的人,他说:“一件能被唱进歌曲里的事,可见它的影响之大,入人心之深。”

“拍摄中,对历史知识空白的填补,一次次刷新着我们对新疆的认知。地理位置上它真的很远,但在精神世界里,它始终紧贴着祖国的心房。”分集导演佟尘感慨,翻越喀喇昆仑山运送援华物资的各族青年驮工队,为支援抗日前线捐献家产去购买飞机枪炮的爱国商人,捐粮捐被捐衣裤和鞋袜的老弱妇孺,要把儿子送上前线保家卫国的贫苦农民……这些直击内心的事迹推动着他们不断去升华这部作品。

“参与抗战的过程,真切体现着新疆各族人民始终拥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愿意用生命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王淳华说。

为建设新疆奔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新疆日报报史馆拍摄时,摄制团队成员被抗战期间《新疆日报》上对“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一句描述触动,至今难忘:中华民族自有一种民族的生命力,内在而且长存,使他屹立于宇宙间而不磨灭,不单是外来的侵略,便是无数的天灾人祸也皆抵抗过了……

果子沟老公路的上方,特大斜拉果子沟大桥在山谷间蜿蜒;达坂城华桥旁的高速公路上车辆飞驰;承担连通中外运输重任百余年的霍尔果斯口岸,火车、汽车往来繁忙,已有了第六代国门;曾经训练抗日军事干部的新兵营今天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二层黄楼旁,已经建成了全新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启示录关注的不仅是过往,还有今天,我们在片中设置了很多呈现新疆今昔对比的内容,大家会看到很多变与不变。”王淳华说,变,是经济的繁荣,文明的进步,百姓生活的巨变;不变的是,生活和工作在这片热土上的人充满扎根沃土的执着之态、向阳而生的青春之力。

在新疆大学,在库车林基路大坝,在巴楚红海,在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王淳华和伙伴们一步步认识着90多年前那些带着理想与光华相继奔赴祖国西陲的人,俞秀松、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李云扬、朱旦华……而与此同时,无论走到天山南北任何地方,都会有当地的干部、来自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西部计划志愿者协助摄制团队的工作,“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那种不变——为建设新疆奔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王淳华说,这次拍摄之旅让她真切体验到了新疆的丰饶与厚重,她渴望去记录、保存、重温那些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银璐)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