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见证“国之大道”最美风景

2024年08月06日11:11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蒙曼在喀什古城艾德莱斯非遗馆参观。

7月18日至24日,“道中华”边疆行2024特别活动——“曼行国道·219”开启新疆之行:新藏线—喀什古城—塔什库尔干,6天时间,行程跨越数千里。

记者跟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一行深入219国道新疆段,领略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壮美的风光,见证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感人故事:守边戍边、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此行以被誉为“国之大道”的219国道为线,将这些晶莹闪烁的故事,串成一条真真切切又绚烂夺目的珍珠项链。

这是一条

世界级的景观大道

7月18日,喀喇昆仑腹地,朔风凛冽。尽管已是盛夏,但这里依旧冰封雪裹,从西藏阿里地区驶出,车队沿着219国道一路前行,在高山上盘旋,在冻土上蜿蜒,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达坂,抵达康西瓦烈士陵园,这是进入新疆的第一站。

“沿路是赭褐色的山脉连绵,山巅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大小不一的湖泊点缀在冰峰雪岭之间,美得惊人,不愧为一条世界级的景观大道。”蒙曼说。

219国道新疆段全长3216公里,自然景观类型包罗万象、人文与历史异彩纷呈。它沿途囊括雪山、高山草甸、草原、湿地、湖泊、冰川、戈壁、沙漠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融合了新疆最典型的边疆特色和自然地理地貌、民族风情,具备多重属性。

蜿蜒在昆仑山脉腹地的塔莎古道是蒙曼和团队最期待的地方之一。一千多年前,这条古道曾目睹了法显西行、玄奘东归……《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玄奘法师东归之时穿越塔莎古道的经历:“东下葱岭东冈,登危岭越洞谷,溪径险阻风雪相继,行八百余里出葱岭(帕米尔高原)至乌铩国(莎车)。”

“我们花费了近10个小时重走塔莎古道,一路沿着河道翻越崇山峻岭,看到了悬崖峭壁和雅丹、丹霞地貌,更领略了当地民俗民风等人文资源,每一处所见所遇,无不是一场人文地理景观盛宴。”蒙曼说。

名扬天下的喀什古城,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规模生土建筑群,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活体记忆”。这座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城市,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也是219国道新疆段绕不开的重要节点。

当动感的音乐响起,几位茶客翩翩起舞,蒙曼教授也按捺不住,加入欢快的舞蹈中,这样的场景,每天都能在古城百年老茶馆见到。

“我们从云南一路走来,也是沿着茶马古道走来,茶叶到了新疆,和牛奶、蜂蜜等做伴,也和新疆的歌舞、古民居融合了起来,流传千年的茶气茗香变得愈发浓郁。”蒙曼感慨。

一路走来,这片大地既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场景,也有亘古不变的山川风物,常让蒙曼有“穿越”之感,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令随行者沉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中。她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壮观景象心醉神迷,也为在喀什夜晚看到“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的绮丽夜景兴奋。在经过瓦罕走廊时,她会脱口而出清人杨昌浚的名句:“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是一条

固边兴边的大道

1920年3月,立春刚过,邓缵先的身影出现在昆仑山脚下,寒风猎猎,但挡不住他的脚步。

1914年,邓缵先受派遣赴新疆戍边安民。临行前,有人以天寒路险为由,劝他不要前往。然而邓缵先却回答说:“此次我为实地查勘而来,不能半途而止也。”

自3月14日出发巡边,邓缵先往返路程3750里,沿途观察地形、地貌、矿藏、动植物等地理风貌,与边民守卡将士交谈,最终写下了7600余字的巡边日记,编入《叶城县志》中。

站在邓缵先的画像前,蒙曼深深鞠下一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为3个孙子分别起名为邓富新、邓富楚、邓富迪,新是新疆,楚是巴楚,迪是迪化。更让人悲痛的是,这位民国时先后戍守新疆五县的‘七品芝麻官’,一家三代都以身殉国。”

穿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翻越16个冰达坂的219国道是世界上最艰险的道路,也是一条英雄之路。在英烈们为之奋斗牺牲的“国之大道”上,一茬茬后来者走过前人走过的路,接过前人手中的枪,守着前人站过的岗……

在康西瓦烈士陵园,路过新藏线的车辆,经过这里时都会自发鸣响致哀致敬;很多司机和乘客都会下车祭拜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他们中有游客,有修路工人,有骑行在“天路”上挑战自我的“驴友”们……这已经成为新藏线上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在叶城县烈士陵园,艾买尔·依提老人自1970年起主动为牺牲的战友守墓,这一守就是47年,原本黄沙漫天的陵园早已绿树成林,6000多棵树木至今傲然挺立,生机盎然。2017年,老人离世,儿子艾尼瓦尔·艾买尔继续守护着英雄们休息的地方。

在瓦罕走廊入口的排依克边境派出所,一座石头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无悔青春”“无上光荣”“别害怕”……一位00后民警说,他们在巡边时捡回了石头,写上自我勉励的话语。

戍边路上,传承从不缺位。“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书写戍边传奇;龙吉克·卡德尔,从他爷爷起四代人卫国戍边,已先后走出53名党员、22名军人及警察和84名护边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奔波在边境一线,用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守边情结,坚守在保卫祖国边防的第一线。“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是他们最朴素的告白。

这是一条

民族团结的大道

70多年前,几个青年学子和新疆百余名少数民族驮工组成了一支驮运队,由印度列城出发,穿越喜马拉雅山麓,翻越喀喇昆仑山,最后抵达新疆叶城。

这条穿过世界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中国最湍急的河流、人迹罕至的高山通道,在抗日战争期间,一度是运送盟国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在这样一条支撑起中华民族生存的生命线上,他们九死一生,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艰险与壮烈,运回了中国抗日急需的物资。

有关驮工的史料至今摆放在叶城县博物馆,随行的喀什地区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张泉忠告诉记者,这支队伍不分民族、不分年龄,有牧民,有学生,他们一路患难与共,他们的壮举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什么叫“中国心、中华魂”……

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沿中巴友谊公路一路向西,近2个小时车程后,红其拉甫口岸映入眼帘。

红其拉甫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紫外线强烈。因为地处祖国最西端,这里近年来成为很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由于海拔高、风力强,加上极寒低温与日灼危害等因素影响,红其拉甫国门上的国旗需经常更换。这次,蒙曼一行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官兵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去年年末,我们在新疆塔城采风时,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沙勒克江·依明老人十几年坚持在自家小院升国旗的事迹感动,并与老人约定将这些凝聚了浓浓爱国情的旗帜,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于是,这面曾在塔城上空高高飘扬的旗帜,随着‘曼行国道·219’团队的脚步,来到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我们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升国旗仪式。而这次,我们将玉麦乡的国旗带到了红其拉甫。”蒙曼说。

当国歌落下最后一个音符,红其拉甫上空高高飘扬起五星红旗,国门前,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爆发出共同的声音:

我爱你,中国!

更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正在发生。自驾穿行网红公路盘龙古道,山脚下昔日深度贫困的班迪尔乡坎尔洋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餐厅里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各地口音汇集。

在喀什古城,河南姑娘王玮在旅游中爱上喀什,选择留在古城景区,经营一家民宿和咖啡厅。邻家大妈与她情同母女,周围儿童放学后都喜欢在她店里聚集玩耍,她热情地帮孩子们辅导作业,大家互帮互助,像一家人一样亲密。

盘橐城遗址公园,镌刻着班超与各族人民抗击匈奴、恢复中央政权对西域统治的历史印记,如今成为自治区旅游研学基(营)地,迎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他们一边绕着城墙一边齐声吟诵:“勇敢连接一片土,智谋持续两方安。至今仍念班都护,犹是人还梦未还。”

这是一条

人文交往的大道

位于喀什市东北30余公里的莫尔寺遗址,一圆一方两座佛塔巍然矗立,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儿井,蜿蜒排列约1公里。它们在静谧中传递着久远的信息,用另一种静默的语言讲述着千年以前的故事。

“莫尔寺是目前发现位于我国最西部、保存最好的土坯建筑佛塔,实证了佛教曾在古代新疆地区传播和盛行,同时在这里发现的佛教艺术遗存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绝的总体特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领队肖小勇说。

相隔300公里外的曲曼遗址,四周群山巍巍,墓葬地表一侧方向大面积铺设的黑白石条带,由黑白两色鹅卵石摆放而成,黑白相间,相互错落,给人以强烈的明、暗光线感觉,代表着祆教的火崇拜、光明崇拜、善神崇拜。

讲解员阿尔曼古丽·依拉曼介绍,由于西域地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祆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受到当地民众的接纳,并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逐渐向中原地区传播。如今,祆教虽然早已消失,但它的某些元素如对火与光明的崇拜,仍被一些中国民间信仰所吸收。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藩王能汉语’。新疆曾是古丝绸之路枢纽,在这里,你会看到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明在此交汇,所以这里的老百姓心态也是最包容的。”蒙曼说,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各民族文化也在中华文化主干的滋养中,向上而生、枝繁叶茂。

在喀什古城的艾德莱斯非遗馆,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拿起艾德莱斯绸披巾往自己的身上比划;在叶城县的不少民宿里,生机盎然的石榴树与小楼相得益彰,民宿内的手绘穹顶、木工雕刻既有汉式梁架建筑的元素,又有当地特色元素。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哪里来的?它也是沿着丝绸之路从西亚传到中亚,再从新疆传到中原的。在北京,人们常用‘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来形容四合院人家的生活情景,石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难道这不是民族融合吗?”蒙曼说,行走219国道是希望做一次新时代的边疆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中华儿女共同开拓、耕耘、奋斗的土地上,去思考民族关系、民族工作,去探寻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矢志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刘萌萌)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